北京將問責香港

970×90

【看新媒體2019年12月17日】北京召集林鄭重新評估香港局勢,最後調整策略,從目前北京對外公開香港還是要圍著「止暴制亂」的軸子來轉,從政府採取行動來看,作法上還是表現了改變。二位立法會議員被趕出席位,已經看到方向,北京將削減民主派功能作用。

 

香港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結果民主派奪得388議席,總計294萬人投票,投票率高達71.2%,為香港選舉史上新高。親共陣營建制派「崩盤」式慘敗,僅保59席。北京港媒報稱,中共高層對選舉結果感到吃驚,沒想過這場民情海嘯的威力會這麼大!而持續六個多月的「反送中」運動,中南海權鬥掩隱其中,有關習近平得不到真情報之說紛傳已經不是新鮮事。

有不少人形容,這是港人「反送中」抗爭以來首次選舉,被視為民主派與親共的建制派爭奪民意的戰場,也是對林鄭月娥政府的一次大考驗。同時這也是「反送中」運動展開至今一次變相公投。雖然區議會是地方行政機關,沒有實際法定權力,但對特首選舉及立法會卻有一定影響力,成為各黨派未來大選爭取優勢的前哨戰。事關在特首選舉尚未實行普選的情況下,民主派所佔議席越多,越衝擊特首選舉大局。

北京當局對選舉結果大感吃驚。投票前兩星期,爆出香港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的混亂,港鐵、紅隧被堵等,北京評估反暴力的民情足以抵銷修例風波的部分衝擊力,怎知這場海嘯的威力會這麼大!

消息人士還稱,區選戰果如此震撼,北京這次對林鄭集會表態,重新評估香港局勢調整策略。北京的確敲定短期內不會撤換特首,以免形勢亂上加亂。不過面對區選這個令人吃驚的結果。

分析人士何頻認為,習江一直爭奪港澳控制系統,這就是香港為什麼製造這個亂局,為什麼會往壞的方面處理?

時事評論人士唐浩則撰文指,習近平正被各式各樣錯誤的假情報、編造的內參或外媒消息所迷惑,中共十九大後,習在重大國內外事務上,屢屢決斷失策,累積越來越龐大的政治經濟風險。此次香港爆發的抗議事件,是江派人馬對習近平的又一場埋刀設伏。

習的政敵有意通過激化香港的內部衝突,甚至製造流血事件,藉此逼習近平下臺。而隨著矛盾的頻繁加劇,國內外困境已經逼得習近平越來越無路可走、進退兩難、裡外不是人。

習近平於11月14日外訪期間罕見對香港發表強硬講話,把「止暴制亂」提升為「最緊迫的任務」,被視為是香港版「六四」上演的危險信號。之後,被疑實為中共軍警的港警更加無所顧忌地打人、抓人、殺人,製造了更多的恐怖和殺戮,包括在區選前的港警強攻大學校園事件。

有觀點說,習近平是因為權鬥需要而對香港問題做強硬表態。

對於為何會出現情報不真的情況,卜約翰文章分析認為,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該黨的運作就好似在一個狹窄的回聲室中一樣,基於意識形態來決定什麼樣的看法是允許的,什麼內容可以向上報。

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是指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複,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卜約翰表示,在香港的中共官員扭曲信息,主要上報上級想聽的內容。這是一種常見的「官僚主義疾病」。

「另一個造成假情報的情況是,中共嚴重依賴自己在香港的那圈子人得來的報告,包括設在香港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的代表們。中共對這些人的任命是基於幾個考慮,包括忠誠度和可靠性。對中共來說,這些人是「可信的」,不可能顛覆中共這條大船。而從其他渠道來的信息,中共根本就不在意。對於一個與大陸不同的、在半自由和開放環境的政治體制運作下的香港來說,中共的這種做法是一個災難。

文章指出,因為這個黨強調要這些代表們正確而一致的發聲,因此,他們往往都非常謹慎。他們擔心做錯了對保住中共給的頭銜不利。因此,在危機中,香港人不能依賴這些代表們來公平地調解糾紛。而這些跨境關係擴大了香港的官方回聲室效應。北京也同樣不能通過在香港部署的人員獲得可靠情報。

但也有分析認為,北京「錯判」形勢也有權鬥因素在內。原有的中共的港澳事務架構中,由江澤民、曾慶紅的勢力長期把持實權,中共中央港澳協調工作小組組長中共政治局常委兼副總理韓正,副組長政治局委員兼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組員包括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都被認為是江派人物。近期習近平則加插了親信公安部長趙克志等人。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林和立指出:「他(習近平)不能示弱,否則會很沒面子。」

資深政論人士林保華早前在臺媒《自由時報》撰文認為,香港處在中共權力鬥爭的磨心,各派都希望對方犯錯而撈取好處。

 

編輯:看新媒體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