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品牌籌劃 廣告 媒體發佈 宣傳活動 形象代言 查詢聯絡:WhatApp+852-2117 0055 / info@visionvnm.com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

970×90
(Photo by 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新媒體】(趙米雪/綜合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月15日上午,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儀式在美國白宮東廳舉行。中共副總理劉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簽署協議。內容包括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正式簽署後中國需購天量美貨 。第二階段完成時取消對華的關稅,並且不預期需要第三階段的貿易協議。

據報導:特朗普與劉鶴在當地時間11時51分抵達會場白宮東廳,首先由特朗普和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發言。臺上還有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等;中方代表則有商務部部長鍾山、副部長王受文及駐美大使崔天凱等。現場還有一批美國官員、白宮記者團及中國記者。

習近平寫信件由劉鶴轉述:協議有利中美及世界

副總理劉鶴在儀式上讀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寫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信件。習近平表示:「中美在平等互利原則下達成首階段貿協,有利於中美兩國的利益,雙方願意共同努力,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惠。中國期望美國公平對待華資企業,支持兩國學術交流活動。」

劉鶴說:「中美達成首階段貿協,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有利於全世界。兩國將集中精力,落實好已達成的首階段貿協,而良好的開端將是成功的一半。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跨越1萬美元,巨大消費市場正在形成,歡迎外國投資在中國,中國亦會加強保護知識產權。」

 

特朗普稱不久將訪華

特朗普形容,這是「重要及出色」的歷史時刻,邁向更公平及互惠的進程。特朗普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貢獻,再次形容他是「自己的好朋友」(good friend of mine),並指兩人雖代表不同國家,而且商討貿易協議的過程「複雜」,但雙方建立令人難以置信的關係,而整個過程令人尊敬。他亦表示,自己將會在不久將來到訪中國。

 

特朗普表示:  協議包含對知識產權非常強力的保護,亦有全面的可執行性。他稱,中國承諾打擊盜版或假冒商品,在技術轉移及專利權上將跟隨市場條款,對貨幣貶值亦有一些非常嚴格的限制。他表示:有信心美國農民可以達到中國對農產品的需求,又指中方將開放市場予美國的牛肉、豬肉、奶製品、動物飼料和生物技術。特朗普指,貿易協議糾正過往的錯誤,為美國工人、農民及家庭帶來經濟公平及安全。他又在演講中花了不少篇幅讚揚美國官員在貿易協議上作出的貢獻。

 

在中美貿易前景方面,特朗普稱會保留關稅,否則美國將失去與中國談行的籌碼。他續指,將會很快與北京展開第二階段談判,又稱會同意在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完成時取消對華的關稅,並且不預期需要第三階段的貿易協議。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北京面臨各國壓力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正式簽署後,外界對中方承諾大規糢購買美國產品的情況提出了諸多質疑和分析。近日,歐盟和澳洲等一些國家先後表示,協議裏中方承諾購買美國產品的數量巨大,恐會因此損害到歐盟及其它國家的貿易利益。為此這些國家政府開始向北京施加壓力。

中美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歐盟於日前發表聲明稱,歐盟將評估剛剛簽署的中美貿易協議是否存在違反WTO規則的問題。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治(Politico)」報道,歐盟貿易專員費爾・霍伊根說,中美貿易協議中包含的某些條款,可能在大飛機銷售上有利波音(Boeing)飛機公司產品,而犧牲了歐洲空中巴士(Air Bus)的銷售機會。

霍伊根在華盛頓戰略和國際問題中心表示,歐盟目前尚未對協議進行詳細分析,不過一旦歐盟認定這份協議會侵犯歐盟貿易權,就將訴諸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歐盟不會無端挑起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也會挺身而出。

澳媒新聞戰線(Newsline)也報道稱,由於美國將得到中國企業購買320億美元的美牛、麥子、棉花、海鮮等商品的機會,這意味著澳洲出口商必然會因失去出口這類產品而造成損失。正值澳洲和中國的「外交和政治關係正處穀底」之際,中美經貿協議給澳洲帶來的壓力「尤其明顯」。

此外,路透社近日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也指出,雖然中美貿易協議中所說大宗產品的採購數量和種類目前還是未知數,但中方承諾大規糢購買美國產品很可能導致中國和它頭號大豆供應國巴西之間的貿易關係出現變化。

馬來西亞官員也十分擔心中美經貿協議的簽署會衝擊馬來西亞對中國的棕櫚油出口,原因是中國將增加購買美國大豆的份額。

不過,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斯德爾曼商學院國際項目負責人兼管理系主任尹尊卻認為,其它國家現在還沒有必要過份擔心,他說:「這個協議還是局部的,對歐洲不會有負面影響。如果認為影響歐洲,可能是一種過份解讀」。他並強調,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得到緩和,對世界整體來說是一件好事。

《華爾街日報》援引商業諮詢公司Grant Thornton首席經濟學家迪安尼・斯旺克的話說,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大大緩解了我們曾預計的對華貿易戰升級趨勢,大家鬆了口氣,這也是對增長的極大推動。

此外,外界還註意到,在中美達成的首階段協議中,涵蓋了知識產權、技術轉移、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擴大貿易,以及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等7大範疇,但並沒有提及外界特別關註的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遭美國制裁的問題。

對此,摩根士丹利和瑞信分析稱,若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繼續存在或進一步收緊,可能導致中國5G網絡推出步伐放緩,並波及臺積電和其他技術與生產供應商。不過,在新供應鏈的情況下,一些亞洲科技公司卻會從中受益,其中三星電子將最為明顯。

摩根士丹利表示,由於競爭對手華為的設備缺席,三星電子預計將吸收西歐市場的智能手機需求。

瑞信對上述說法表示贊同,並進一步指出,在華為缺席全球主要市場的情況下,三星LSI晶片製造業務部門將「受益於供應中端高通晶片和Exynos系列產品」。

稍早前,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在接受CNBC訪問時曾明確表示,華為不是中美交易的棋子,華為在美國市場的準入問題,將作為國家安全問題單獨處理。#

 

整合各媒體報導編輯:V.N.M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