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情人節》

970×90

撰稿、主持:劉超祺博士

 

白色情人節的起源

(2020年3月12日修訂)

【看新媒體】「白色情人節」(the White Day) (中文直譯就是「白色的日子」)源自日本,訂定在每年的西曆3月14日。

當西方的「情人節」傳到日本之後,日本的女子,通常會在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向喜歡的心上人告白自己的心意,亦同時會送一份禮物給對方,男方收到禮物之後,不論男方是否喜歡女方,都會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回送禮物給女方,並向對方表白自己的心意。日本的商人發覺除了可以利用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來推銷產品之外,3月14日這一天亦是一個推銷產品的大好時機。

早在1905年,石村先生在日本福岡市博多區創立「石村萬盛堂」,以製造一種由蛋黃做的日本傳統「雞卵素麵」- 香港人稱為「全蛋麵」- 的麵食。由於每次做「雞卵素麵」時都剩下一大批蛋白,石村先生利用棉花糖生產技術來製成一種名為「鶴乃子」的白色軟心棉花糖,成為當時福岡市盛極一時的美味甜點。

1977年,第三代傳人石村僐悟先生接管「石村萬盛堂」的生意,為了進一步推廣業務,他構想出以「3月14日是情人在情人節當日收到愛人的禮物之後向愛人回禮的日子」來推銷雪白的「鶴乃子」,頗受到當地居民的響應,大大增加了「鶴乃子」的銷量。

其他糖果的生產商有見及此,也不遑多讓,亦爭相製造白色的糖果應市,在3月14日這一天來促銷,市民的反應非常好,生意大增。朱古力製造商亦不甘後人,製造出白色的朱古力,也在這一天促銷,白色的朱古力亦非常受市民的歡迎,其門如市。於是生產商乘勝追擊,索性就把3月14日這一天稱為「糖果贈送日」。

石村僐悟先生構想出以「3月14日是情人在情人節當日收到愛人的禮物之後向愛人回禮的日子」來推銷雪白的「鶴乃子」,其實亦受到西方的「情人節」的啟發。

 

情人節

The Valentine’s Day(情人節)原名直譯是「華倫泰日」,亦叫作“The Saint Valentine’s Day”(「聖華倫泰日」)或者叫作“The Feast of Saint Valentine”(「聖華倫泰節日」),原本是一個融入了宗教和民間的節日,定於西曆每年的2月14日。

作為一個宗教節日,它是紀念西方一位被天主教教廷封聖名叫Saint Valentine(聖華倫泰)的修士;作為一個民間的節日,它是一個慶祝男女締結愛情的日子。至今,雖然情人節不是假日,但是,它已經融入了傳統的西方文化,成為了受西方人喜愛的節日,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當然就包括日本。

 

白色情人節的發展

到了1980年,因為「鶴乃子」雪白的顏色,其他糖果製造商亦因應「鶴乃子」雪白的顏色而製造出很多不同種類白色的糖果,因而將3月14日這個「糖果贈送日」稱為「白色情人節」。

東南亞的商人看到了日本的商人這麼成功的藉著「白色情人節」來銷售他們的產品,亦都看準了這個銷售商品的時機,也起來一起推動這個原本只在日本流行的「白色情人節」,到了現在,香港、台灣、澳門、中國大陸、南韓、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也發展到有類似的習俗。

 

白色情人節的習俗

在當今社會的「白色情人節」這一天要回禮的時候,除了可以回各式各樣的糖果、白朱古力之外,還可以回飾物、鮮花、賀卡、小擺設、手帕、領呔或對方喜愛而不貴重的東西等等,若果是送食物,一定是要送甜的食物,絕對不可以送贈酸、苦、辣等其他的味道的食物,代表著你們的戀情是甜甜蜜蜜的,不是苦澀、酸溜溜的,充滿波折的,除非你真的是有這個意思。

在當今社會的「情人節」抑或是「白色情人節」,到底是男方先送禮物給女方告白還是女方先送禮給男方告白,抑或是男女雙方在2月14日的「情人節」就互送禮物示愛,已經是沒有所謂的了,關鍵在於互相愛慕的男女雙方都有一個向對方示愛、告白的時機。

至於送朱古力等糖果方面也要有一些考究,因為不同成份、形狀、質地、味道或顏色的糖果或朱古力都代表著不同的心意。例如:如果你/妳送酒心的糖果或者朱古力給對方,代表你/妳醉心於這段感情;如果你/妳送金色的、或者附有金箔的糖果或者朱古力給對方,代表你/妳對對方的愛「情比金堅」;如果你/妳送白色的、或者奶白色的糖果或者朱古力給對方,代表你/妳對對方的愛是純潔的、沒有附帶條件的;如果你/妳送含牛奶成分的糖果或者朱古力給對方,代表你/妳對對方的愛是專一的、一心一意的;如果你/妳送有薄荷味、香草味、杏仁味等馥郁芬芳的味道的糖果或者朱古力給對方,代表你/妳跟對方的感情生活是充滿情趣的;等等。以上是兩情相悅的表示。

 

若果你/妳不喜歡對方,只想和他/她做一般朋友,或甚至分手,想用禮物和心意卡來顯示自己拒絕對方的心意,那麼你/妳就可以考慮送以下的禮物:如果你/妳送棉花糖給對方,表示你/妳看這段感情輕如鴻毛;如果你/妳送餅乾給對方,表示你/妳覺得這段感情十分脆弱、倒不如分手;如果你/妳送黃玫瑰給對方,表示你/妳期望與對方分手;花語是失戀、分手,拒絕意思很明顯啦!如果你/妳送一把傘給對方,傘跟「散」是諧音,表示你/妳期望與對方分手。物件終歸都是物件,對方不一定清楚明白你/妳的心意,你/妳就要在心意卡上寫得清清楚楚,你/妳的意願是是否愛對方,與他/她分手,還是繼續往來,感情可以進一步發展。都要表達得清清楚楚,不要拖泥帶水,引起對方的誤會。

於是每年都有商家大力的推動這個「白色情人節」,令到「白色情人節」在日本以至世界的其他地區能夠一年復一年的推動下去。

 

從樂曲中反思

描述愛情的流行曲不少,以下是其中一些比較流行的,建議大家不妨去聽一聽。一面聽,一面思考本文帶出來的信息。

小田和平《東京愛的故事》

《東京愛的故事》講出了愛是成全、犧牲的。

藤あや子(藤谷彩子) (Ayako Fuji)、伍代夏子(Godai Natsuko) 、坂本冬美(Fuyumi Sakamoto)《空港》

《空港》的歌詞講出了:「沒有承諾就沒有愛。」

Whitney Houston“I Will Always Love You”《我永遠的愛著你》

生於1564年至1616年的英國大文豪William Shakespeare在“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終成眷屬》)的劇作中說過:“Love all, trust a few, do wrong to none.” 「愛是普世的,信任是給予小數人的,惡行對任何人都是不能做的。」

小鳩くるみ(Kurumi Kobato)主唱1901年滝廉太郎《荒城の月》(《荒城之月》)

當代美國小說家Nicholas Sparks於1999年出版一本名為“A Walk to Remember”的小說,其中有一句,就是:“Love is like the wind, you can’t see it but you can feel it.”「愛情就像風一般,一樣是你不能看到,但是是你能夠感受得到的東西。」

陳奕迅《富士山下》

《富士山下》的歌詞中提到:「攔路雨偏似雪花,傷口應要結疤,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山口百惠《道別的彼端》

《風繼續吹》是由這首日本歌曲改編而成。《道別的彼端》的歌詞講出了:「愛是肯犧牲、成全、不是佔有!」

中島みゆき(中島美雪)“ルージュ”(《口紅》)

《口紅》即中文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

生於1856年至1915年的美國作家、哲學家Elbert Green Hubbard曾經說過:“A friend is someone who knows all about you and still loves you.”「一個人他明瞭你的一切還愛你的人才是你的朋友。」愛一個人就要愛他/她的全部,包括他/她的優點和缺點,這才是真愛。

小結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life.”這一句話出自於生於1869年至1948年的「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意思是說:「哪裏有愛,那裏就有生命。」愛無疑是維繫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一個重要因素。

 

負責編輯:陳汶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