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品牌籌劃 廣告 媒體發佈 宣傳活動 形象代言 查詢聯絡:WhatApp+852-2117 0055 / info@visionvnm.com

港聞每日焦點(4月22日)

970×90

【看新媒體2020年04月22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三(22日)

上午港聞

1;林鄭率5名新局長見傳媒 指調動與兩辦爭議無關

2;港限聚令等延長14天 再增4宗確診 總計1033宗

1;林鄭率5名新局長見傳媒 指調動與兩辦爭議無關

香港政府公布高層官員人事變動,周三(22日)特首林鄭月娥與5名新任問責局長見傳媒。林鄭月娥表示,深信新任命的官員能勝任,迎難而上服務社會。又指,今次調動只為帶領香港向前看,早日走出經濟困境,與之前港澳辦和中聯辦的言論事件無關。

5名新任局長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媒體關注高層異動,尤其原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平調接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其空缺改為入境處處長曾國衛接任。

林鄭月娥回應傳媒指,今次調動只為向前看,以及帶領香港早日走出經濟困境。她解釋,撤換多名局長不存在履行甚麼任務,強調有關官員的調動,與港澳辦和中聯辦早前就立法會的言論、以及與政府3度發稿回應兩辦談話的事件無關。

對此,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批評港府的人事變動,未有回應市民的訴求,質疑新官上任只會向中央負責。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新上任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在過去從未有服務過任何一個施政部門,質疑他能否擔當重任。他指有關官員除了忠誠外,其他的則看不到。

2;港限聚令等延長14天 再增4宗確診 總計1033宗

 

中共肺炎疫情持續,周三(20日)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新增4宗病例,全部由英國返港。總累計1033宗。雖然連續確診數字維持個位,港府為慎防逆轉,延長限制社交等措施14天至5月7日,但就撤銷餐飲處所顧客數目不得超過半的限制。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今日新增4宗病例,年齡介乎2至68歲,分別2男2女,全部是從英國返港。當中的2歲男童在今年2月,與家人到英國探親,4月12日返港後接受居家檢疫。衛生署檢疫中心從男童的糞便樣本,檢測對病毒呈陽性,連同他的父母亦需要進行檢測。

醫院管理局表示,今日有28人康復出院,目前仍有348人留醫。但又指,一名37歲女子早前出院後,於昨日出現不適症狀再度入院,經檢測發現她對新冠病毒呈陽性,但指數值低。

另外,位於九龍城的富豪東方酒店,今日正式作為等候檢疫結果中心。主要接收香港機場的海外返港旅客,提供通宵留宿等候檢疫結果。衞生署預計首日約有300人會安排到酒店留宿。

 

下午港聞

3;黎智英為《蘋果日報》告急 墊支5.5億苦撐

4;港府4問責高官離任 民主派斥背離民意只為表忠

3;黎智英為《蘋果日報》告急 墊支5.5億苦撐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因參與反送中集會,短短兩個月內被港警上門拘捕2次。周三(22日)黎智英再透過影片,為香港《蘋果日報》告急,因受廣告封殺及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報紙已幾乎完全沒廣告,訂閱人數亦由80萬跌至不足60萬,令報業經營非常困難,呼籲市民支持訂閱,讓報紙繼續撐下去。

香港《蘋果日報》發布的告急影片顯示,黎智英一開始面露苦笑的對讀者表示:「我們有事情請你們幫忙,因為《蘋果日報》的經營實在困難!」他先感謝演藝界的朋友、文化界的同行朋友,以及一些社會精英和KOL,在這段時間幫忙發聲支持他們。

黎智英續說,這幾年的虧蝕很嚴重,現時的情形比以前更差,「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報紙差不多沒有廣告。以前面對廣告封殺,廣告都已經減少很多,現在完全差不多沒有了。」至於《蘋果日報》去年推出收費訂閱,但訂閱人數亦大不如前,從80萬跌到現在不足60萬,進一步加劇經營困難。

黎智英表示,他本人已墊支了5億5千萬元來支撐着,強調如果真的繼續困難,也會繼續撐下去,因為明白這是對社會的責任,但希望大眾了解背後的辛苦和困難,多多幫忙,好讓他們能夠繼續撐下去。

根據《蘋果日報》母公司壹傳媒去年發佈的中期業績,集團過去9年半累計虧損逾26億港元,截至去年9月廣告收益較去年同期跌逾三成。而過去多年來壹傳媒至少有9份雜誌及報章相繼停刊。為解決媒體經營困難,黎智英過去一年拋售多項台灣資產,包括個人豪宅「頂高麗景」、「壹同樂動畫工作室」辦公室、「壹電視大樓」等;台灣壹週刊亦於今年2月配合「香港壹傳媒集團營運轉型的需要」而結束營運。

4;港府4問責高官離任 民主派斥背離民意只為表忠

香港反送中運動后,港府問責高官班底首次人事變動,4名局長離任。最受關注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由原入境處處長曾國衞接任。民主派批評今次高官變動未能回應民意,應下台的特首林鄭月娥和民望最低的官員沒有被撤換,有關換班是按北京要求進一步操控香港。

中共國務院今天(22日)上午正式公布,根據特首林鄭月娥的提名和建議,任命政制局長聶德權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入境處處長曾國衞則接替聶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并免去其入境處長職務;勞福局副局長徐英偉則獲任命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民建聯成員、金發局行政總監許正宇接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機電署署長薛永恆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同時有4名高官被免職,包括公務員事務局長羅智光、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劉怡翔以及創新及科技局長楊偉雄。

林鄭隨後在中午率領新班子見傳媒,聲稱今次官員調動是用人唯才,又辯稱與近期《基本法》22條爭議無關。在被問及任命曾國衞為政制局局長,是否因對方將習近平肖像瓷碟放於辦公室,因而獲中央信任?林鄭僅稱曾國衞是首名出任政制局的紀律部隊人員,形容「凡事總有第一次」。

去年反修例事件引發大規模沖突,港府處理方法備受批評,民間不斷要求問責相關官員,尤其是民望嚴重不及格的林鄭月娥與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和律政司司長鄭若驊。

民主黨議員塗謹申批評港府今次的人事變動未有回應市民的要求。「第一個要換的應是林鄭月娥,第二個可能是鄭若驊(律政司司長),第三個應是李家超(保安局局長),從市民角度怎數都數不到他人,若從市民角度就是不知道政府的用意。」

公民黨譚文豪則質疑曾國衞能夠做局長靠的并不是能力,而是有「習近平瓷碟」撐腰。對於曾指未來工作重點包括推廣憲法和《基本法》,譚質疑他「講漏了几只字」,應是「是協助中央扭曲憲法和基本法」,估計曾會手起刀落,堅決執行中央任務。他呼吁局長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是香港人,不要因為升官發財而出賣港人,保留良知。#

 

 

負責編輯:陳汶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