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品牌籌劃 廣告 媒體發佈 宣傳活動 形象代言 查詢聯絡:WhatApp+852-2117 0055 / info@visionvnm.com

港聞每日焦點(4月24日)

970×90

【看新媒體2020年04月24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五(24日)上午港聞

1;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揚聲器襲警 判140小時社服令

2;針對多宗炸彈案 保安局長李家超指以反恐條例處理

1;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揚聲器襲警 判140小時社服令

去年7月7日九龍區大遊行結束後,警方於旺角對示威者暴力清場,泛民派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到場調停,被控以揚聲器推撞警員長盾,及揚聲器高聲喊話令警司耳朵不適。法庭早前裁定區諾軒兩項襲警罪成。周五(24日)九龍城裁判法院,判 140 小時社會服務令,區諾軒聽取判決後表示,會就定罪上訴。

區諾軒上庭前表示,不評估判刑,堅信自己無罪。他說:「因為我不相信,一個完全沒有身體接觸的案件,可以構成襲警。」他直言,今次是自己的首宗案件,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案件,不知道警方何時再上門拘捕他:「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令他活在惶恐中,超出個人可承受的限度。

辯方律師在庭上為區諾軒求情,指區諾軒的社會服務令報告正面,他願意履行服務令以彌補過失。而被告當時只是想借議員身份,作警方與市民之間的溝通橋樑,目的是淡化事件,並非要傷害任何警員。

裁判官判考慮到區諾軒初犯態度合作,願意為行為負責,以及考慮到案發的經過和警員的情況,判處他140小時社會服務令。

控罪指,區諾軒於去年 7 月 8 日的凌晨時分,在油麻地彌敦道與登打士街及咸美頓街交界,襲擊執行職務的警員關志豪,以及警司高振邦。

2;針對多宗炸彈案 保安局長李家超指以反恐條例處理

香港近日發生多宗炸彈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4月22日表示,要提醒香港市民本土恐怖主義的冒起。又指已經要求警方運用所有嚴厲法例,包括引用反恐條例處理,或凍結涉案人士資產。

香港警察總部4月20日收到一封寄給署名警務處長鄧炳強的信件,經爆炸品處理課到場處理,信件冒煙,內藏一枚小型土製炸彈。警方指,是首次收到針對警務處長的爆炸品信件。李家超表示,自去年7月至今已有十多宗涉及炸彈的案件,有本土恐怖主義萌芽的風險。

香港《大紀元》分析指,對於香港警方的說法,並不陌生。中共在新疆問題上,也是採用相同手法,先定論新疆出現了三股勢力,包括分裂勢力、恐怖勢力和極端宗教勢力,以此進行鎮壓及抓捕,並將百萬維吾爾族人送進集中營。

分析又指,相同手法亦已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出現。中共黨媒央視和《人民日報》誣陷女救護員的眼傷是黑衣人射傷;警察喬裝成暴徒,帶頭擲磚、掟燃燒彈。先製造各種爭端衝突,再進行抹黑嫁禍,然後定性為「恐怖襲擊」,再以香港經濟繁榮安全為由進行鎮壓。

香港學者沈旭暉撰文指,政圈不時流傳,北京「必須」林鄭月娥任內完成《基本法》23條的「硬任務」,隨著港府認受性越來越低、對選舉的把握越來越小,「反正無嘢(沒什麼)好輸」,連《基本法》22條也被重新演繹,這風聲近日又再傳出來。

沈旭暉認為,以「反恐」之名,把香港內部抗爭演繹為「一國」層面,從而合理化「國家安全法」一類「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實施。

 

下午港聞

3;港醫學界質疑中共界定確診病例被大幅低估

4;香港教育局數據:多間幼稚園結業

3;港醫學界質疑中共界定確診病例被大幅低估

港醫學界質疑中共界定確診病例被大幅低估

中共當局公布的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及死亡數字再次被質疑,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若以疫情初始中國內地判定的確診病例,即採用較廣泛的界定,在2月中的實際確診數應該為中國官方公布的4倍。

香港《南華早報》2020年4月23日報道,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本月21日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的論文指出,截至2月20日為止,中共官方公佈的確診病例是55,000例,但如果二月初採用的確診病例界定一體適用於整個疫情,那麼實際的確診病例數可能高達232,000例。

港大研究團隊指,考慮輕微和無症狀感染者,甚至在最廣泛病例界定情況下也可能漏檢,真實的感染人數可能會更高。

武漢肺炎最遲在去年12月1日爆發,隨著疫情的變化,中共至今已發佈7個版本的病毒診療方案。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吳蓬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不同版本下的確診病例差異很大:從第1版至第2版確診增加了7.1倍,從第2版至第4版增加了2.8倍,從第4版至第5版增加了4.2倍。

香港《南華早報》2015年底被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集團收購,隨後,《南華早報》中文網被關停。具有中資背景的港媒報道中共涉嫌瞞報疫情,立即引發外界關注。德國之聲、台灣中央社等大陸以外媒體紛紛報道了《南華早報》的消息。

4;香港教育局數據:多間幼稚園結業

香港教育局數據:多間幼稚園結業

受中共病毒疫情影響,自今年1月底香港各中小學和幼稚園停課,復課無期。不少幼稚園出現退學潮,導致財政困難,恐面臨結業。教育局的數據指,至今已有五間幼稚園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停辦。

教育局的數據顯示,停辦的幼稚園包括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九龍城加拿大國際幼稚園、中西區英國文化協會國際幼稚園,及大埔伊頓國際幼稚園等。由於上述幼稚園屬於私立幼稚園,並無參加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計劃」。

港府統計處公佈今年首季失業數據,高達百分之四點二,創下九年來的新高,當中教育界的失業率亦由上季的百分之一點九,急升至百分之三點一。

香港幼稚園業界對學費也有所調整。截至本月中,教育局指,約有760間幼稚園參加下學年幼稚園教育計劃,當中近六成學校申請調升學費,三成凍結學費,僅三間提出減學費。沒有參與計劃的幼稚園,教育局接獲230間申請調整學費,其中近半數(110間)申請加學費,其餘120間申請凍費。

在「防疫抗疫基金」發放方面,早前教育局宣佈,除了預留九億元將學生津貼加碼至三千五百元外,亦會另外從現有資源中撥款一億二千萬元,協助幼稚園應付營運困難。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半日制幼稚園,每校可獲六萬元特別津貼;全日制和長全日制幼稚園,按學生人數分別可獲十萬元至十四萬元,以及十二萬元至十六萬元不等。至於非參加計劃的幼稚園,每校一律可獲八萬元津貼。#

 

 

負責編輯:趙一力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