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4月30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四(30日)
上午港聞
1;旺角事件梁天琦等人就暴動罪刑期上訴 高院全部駁回
2;蓬佩奧批評港府 23條立法違一國兩制承諾
1;旺角事件梁天琦等人就暴動罪刑期上訴 高院全部駁回
2016年旺角騷亂案中,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被裁定襲警及暴動罪成,判囚6年。同案的盧建民及黃家駒,分別判囚 7 年及 3 年半。3人就刑期及定罪提出上訴。週三(29日)遭到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全部駁回。
案件由3位高等法院法官共同審理,分別為高院首席法官潘兆初、上訴庭法官朱芬齡及彭偉昌。
高院首席法官潘兆初宣讀判詞,指梁天琦參與暴動並向警員施襲,事件由砵蘭街開始,延伸至亞皆老街是事實背景,且無故從後襲擊沒有防暴裝備的警員,及使用的暴力嚴重程度,上訴庭認為,原審法官以6年作量刑起點並非明顯過重。即使梁天琦的本意是為保護本土文化,也不能成為干犯暴動罪,以及對警員無故施以嚴重暴力的減輕刑責之理由。
上訴庭又指,盧建民的暴動罪及砵蘭街的暴動相關,認為原審法官就「共同目的」控罪元素已詳細與正確的引導陪審團,沒有法律上的錯誤,拒絕給予上訴許可。至於黃家駒的刑期,上訴庭認為原審法官已充分考慮所有的求情因素,並給予合適的刑期扣減,同樣駁回上訴。
2016年大年初二凌晨,旺角發生小販被政府人員圍堵取締事件,激起民憤、泛民派及本土派一度呼籲民眾到場支持小販,但其後演變成警民衝突,期間有警員一度拔槍指向示威者。現年28歲的梁天琦原被控一項煽惑暴動、兩項暴動和一項襲警罪,2018年1月承認襲警罪,之後一直被還柙,同年6月被裁定暴動罪成判囚6年。至今已服刑約兩年多,預料最快2022年1月出獄。
2;蓬佩奧批評港府 23條立法違一國兩制承諾
- 蓬佩奧批評港府 23條立法違一國兩制承諾
美國國務院在發表年度《香港政策法》報告前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三(29日)在國務院記者會上,再次就香港局勢表示關注,表明任何試圖強行對香港施以過於嚴苛的國安法,都將影響美國在香港的利益。
蓬佩奧表示,「華府持續關注北京日益增加對香港管治的干預,侵蝕香港的自由不符合中共所作的一國兩制承諾」。他又強調,「任何試圖強行對香港施以過於嚴苛的國安法,都違反北京的承諾并且將影響美國在香港的利益」。這是蓬佩奧在兩周內第二次就香港問題發表評論。
蓬佩奧於本月19日發推文,譴責 15 名香港民主派人士被捕事件,批評中共當局和港府將執法政治化,不符合普世價值,對情況深表憂慮。
日前,美國跨黨派多名議員也致信國務卿蓬佩奧,促請美國國務院盡快全面落實反送中運動後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在即將於5月發表的年度報告中,反映民主派被大搜捕、中共官員提倡23條立法等最新事態發展。
下午港聞
3;不滿「限聚令」禁五一遊行 社民連抗議遭票控
4;曾代表佔中三子抗辯 資深大律師麥高義離世
3;不滿「限聚令」禁五一遊行 社民連抗議遭票控
中共病毒疫情持續,香港政府以防疫下的「限聚令」,禁止民間的各種遊行活動,包括不批准五一勞動節遊行。泛民政黨社民連成員週四(30日)到警察總部外請願,不滿當局以防疫為名,藉公安惡法禁制遊行,遏止表達自由,踐踏勞工尊嚴。
今早,一批社民連成員前往灣仔的警察總部外抗議,他們以4人一組,手持橫額及標語站在警察總部前喊口號,警方向示威者發出警告,指他們違反「限聚令」,要求成員即時離開,否則將被票控。
社民連梁國雄向在場的警員表示,他們有按照港府「限聚令」的要求,行使《基本法》保障下的示威遊行權利,並保持1.5米社交距離。
警方未有理會請願人士,并封鎖現場,以及向眾人發出違反「限聚令」的2000元罰款告票。之後才讓示威繼續進行。社民連主席黃浩銘表明不會繳交罰款,會在法庭上抗辯。
梁國雄怒斥港府,禁聚令為名,以預防、抵御、阻延等,及控制疾病傳播的目的。直言林鄭月娥倒行逆施,以此濫權。他說,港府一面禁港人遊行,另一面卻放寬跨境學童和商務客的入境限制。可笑的是,高中小學仍未復課,質疑放寬入境的用意。
梁國雄又說,今天是佛誕日,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在逾50名警員護駕下現身長洲,才是真正威脅香港的公共衞生安全。警方透過「限聚令」打壓異見,對民主派進行濫捕、濫告。
4;曾代表佔中三子抗辯 資深大律師麥高義離世
曾在香港「佔中案」為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抗辯的資深大律師麥高義,4月28日晚間因病離世,享年64歲。戴耀廷向港媒表示,麥高義是一個很陽光的人,對其離世感到惋惜,感嘆在香港的法治飄搖之時,香港法律界失去了一支重炮。
麥高義(Gerard McCoy)1956年出生,早年在新西蘭及英國獲得大律師資格,1986年獲澳洲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最高法院認可大律師、1987年在香港獲得大律師資格。1997年再獲香港資深大律師,以及斐濟高等法院御用大律師;2001年委任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的暫委法官;香港政府在2005年向其頒發銀紫荊星章。
麥高義擅長刑事及民事案件,曾處理不少大案,在法律界甚有名望。近年他參與較矚目的案件包括代表佔中三子在「佔中案」抗辯;在陳茂波控國際學校家長誹謗案當中,代表家長一方;在警務處就被裁定只可在緊急情況下,搜查被捕人士手機之司法覆核案上訴中,代表民陣成員;代表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丈夫潘樂陶,被稱獨立屋有僭建物的案件。#
負責編輯:趙米雪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