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4月07日】(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二(7日)4月7日上午港聞
1;佔中「七警案」5警罪成欲翻案 終院駁回上訴
2;調查:八成半受訪僱員認為疫情影響工作
1;佔中「七警案」5警罪成欲翻案 終院駁回上訴
2014年香港佔領運動期間,7名警察在金鐘添馬公園暗角處毆打社工曾健超,於 2017 年被裁定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成,7人被判處監禁兩年。其後,7人不服上訴,2人獲撤控,餘下5人刑滿再上訴至終審法院。週二(7日)終審法院3位法官一致駁回,5人終極上訴失敗。
聆訊由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常任法官李義和張舉能審理。提出上訴的5名警員分別為黃祖成、劉卓毅、白榮斌、陳少丹及關嘉豪。5人去年向高院上訴被駁回,獲得減刑至15至18個月,現已刑滿出獄。5人再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許可。
上訴一方陳詞時指,關注涉案相關打人影片,控方在原審時未有傳召拍攝片段的攝影師,辯方因此無法作出盤問。又指當今將影片上載及下載非常容易,質疑片段被「做手腳」,批評原審法官沒有就影片做質量評估。
首席法官馬道立認為,上訴方若認為證供是關鍵,當時應向原審法官提出,為何現時才提出。常任法官李義亦指出,最終標準都是要在控方舉證達至毫無合理疑點才能定罪。最終,3位法官一致拒絕批出上訴許可,稍後頒布書面判詞。
「七警案」中的事主曾健超接受Now新聞訪問,指訴訟事件至今已經接近六年,形容公義來得太遲,計劃稍後展開民事索償程序。
2;調查:八成半受訪僱員認為疫情影響工作
中共病毒疫情衝擊香港經濟,席捲香港各行各業。職工盟調查發現,八成半的受訪僱員承認,受疫情影響工作,逾兩成人遭僱主要求放無薪假期,有七成僱員過去一個月收入減少一半或以上。職工盟促請港府,向受影響的僱員及企業提供財政支援。
職工盟在3月23日至4月3日期間,以問卷了解疫情對就業影響。訪問了約400名從事零售、家庭助理、教育、物流運輸、建造業等行業的僱員或自僱人士。
結果顯示,85.2%受訪僱員認為,疫情影響工作。當中46%遭僱主減工時或日數,21.7%被要求放無薪假,有11.8%更被解僱或遣散。
調查又發現,7成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損失逾半收入,當中超過 2 成人零收入。77%受訪者表示,無薪假及扣薪的問題已持續超過一個月,有22%更已超過2個月。74%受訪者表示對未來感到憂慮,44%受訪者面對家庭收入入不敷支的問題,29.2%出現抑鬱症狀(例如:情緒低落、食慾不振、失眠等)。
職工盟認為,疫情嚴重打擊本港經濟,多個行業出現結業或裁員潮,要求港府盡快向受疫情影響僱員提供現金津貼、向不裁員不放無薪假企業發放津貼,以及特別支援受禁令影響的行業僱主。並建議政府,提供 5 萬個為期半年的臨時職位,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估算涉及 780 億政府開支。
下午港聞
3;特首林鄭月娥民望持續低位數 近八成年青人給0分
4;十萬人聲援港台記者 譴責港府打壓新聞編採自主
3;特首林鄭月娥民望持續低位數 近八成年青人給0分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自去年反送中運動以來,民望持續下跌。調查機構「香港民意研究所」週二(7日)公布最新調查,市民給特首評分雖然較之前微升,但仍有近八成的年輕人給0分。民研認爲特首和政府民望不合格,林鄭仍難以施政。
香港民意研究所於3月底至4月初,以隨機抽樣方式,透過電話訪問了1,005名香港居民,結果顯示,特首林鄭月娥的民望評分仍處於低位,上升3.2分至25.5分;三位司長的評分亦有輕微上升,不過,支持率淨值維持負數,當中表現最差的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支持率淨值爲負63%。
十三位局長當中有十位的支持率上升,當中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局長聶德權的升幅最高,上升20%創新高;而十三位局長的民望淨值依然維持負數,當中表現最差的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僅得負41%。
民意研究所名譽總監鍾劍華認為,特首及局長評分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港府對中共病毒的抗疫政策較其他國家到位,加上香港疫情仍未發展到「災難性」,令港人對政府的不滿稍爲降溫,但憂慮依然未見減退。
鍾劍華表示,港人自去年反送中運動以來已對政府不抱期望。雖然司局長的評分創新高,但表現依然「十分可怕」。另有近八成的年輕人給特首零分,反映林鄭施政失敗,他預料未來兩年政府施政將「非常困難」。
4;十萬人聲援港台記者 譴責港府打壓新聞編採自主
《香港電台》英語時事節目,因訪問世衛組織(WHO)高級顧問艾沃德(Bruce Aylward)會否重新考慮台灣的會員資格,連日來遭港府及親共人士的狙擊及批評。港人發起網上聯署撐港台,譴責港府干預港台編採自主,聯署至(6日)已達近13萬人簽署。
「世衛事件」觸發社會各界批評,質疑港府公然打壓港台的編採自主,製造「言論禁區」,同時破壞香港言論和新聞自由的核心價值。
港台節目顧問團成員從上週五發起網上聯署,強調記者就客觀事實提出問題、探討全球公共衛生議題沒有違規,譴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濫權干預港台內部運作,破壞港台的編採自主,要求他立即撤回批評及指控港台違反約章等失實言論。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吳靄儀6日於報章撰文,指港台記者以「幾條簡潔問題,暴露了世衛的真正狀態,受人讚賞理所當然,何罪之有」她質問邱騰華,為何涉及中國政策的問題就問不得?記者的提問如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
同日,「撐公共廣播運動」組織麥麗貞、麥燕庭、毛孟靜等人,聯同香港人權監察發言人葉寬柔,到香港電台與廣播處長梁家榮會面。要求確立港台作為公共廣播的定位。組織敦廣播處長促梁家榮,儘管港台屬於政府部門,也應該「企硬」繼續肩負公共廣播責任。
曾任職傳媒多年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說,如今雖然是「港台企硬、梁家榮企硬」,但問題癥結在於制度上,梁家榮明年也將約滿退休。她呼籲港人主動發聲支持港台。香港人權監察發言人葉寬柔則感謝港台一直堅持信念,促請港府勿干預港台運作,以免嚴重影響香港的資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