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4月18日訊】(趙米雪香港報導)香港警方4月18日周六展開大規糢拘捕行動,以涉嫌參與「非法集會」的名義,抓捕了至少15名香港泛民主派重要人士,也引起香港泛民陣營的極度不滿,令國際社會震驚;
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立法會前議員何俊仁、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民間人權陣線副召集人陳皓桓,以及單仲偕、楊森、李卓人、何秀蘭、蔡燿昌、梁國雄、區諾軒、吳文遠、黃浩銘、梁燿忠、吳靄儀,令香港政治再起風暴。
- 香港大拘捕政治打壓升級
民主黨前主席兼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等15名民主派人士涉嫌去年參與或組織未經批準的遊行集會昨天(4月18日)被捕,當日獲得保釋,等待下個月18日提堂(開庭)。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來源指出,此次拘捕行動與去年8月18日、10月1日及10月20日的集會和游行有關。被捕者被分別送往多處的警局。8月18日的活動為反送中運動中首個”流水式”集會,10月1日及10月20日則是反送中大游行。在10月1日的游行中,警方以實彈鎮壓造成示威者中彈受傷,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激烈對抗。
當天下午,臺灣時代力量發聲明,呼籲國際應共同聲援,譴責當局持續濫權、打壓香港民主派人士;並呼籲港府及中共克制,不要利用疫情嚴峻全球正共同對抗病毒的時刻,加大力度進行政治清算,企圖「以疫謀鎮」。
時代力量認為,臺灣政府必須對此事件要有明確態度,對可能遭受迫害的港人提供必要協助;同時立法院應儘快審議《難民法》與明確《港澳條例》第18條的作業規範,為協助後續受難的港人提供更完備的制度。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質疑拘捕行動與北京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有關,批評「兩辦」在港人忙於抗疫之際,進行政治「秋後算帳」。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認為,政府「趁火打劫」,利用法律漏洞遏制言論自由,製造寒蟬效應,以政治行為為社會添煩添亂。胡志偉質疑,在「兩辦」提出香港面對國家安全問題後,警方就展開大搜捕,時間上「太巧合」,質疑行動是要令香港社會噤聲。
德國方面也發出類似聲音。看著香港接連發生的事件,實在令人不安和痛心,不管在哪一方。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批評這是「政治化執法」。
事件惹起國際關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批評當局是政治化執法,令人深感關切;司法部長亦罕有就香港事務發聲明,指事件是對香港法治和人民自由的侵害,再一次證明中國不可信。議會方面,眾議院議長波洛西和中國問題委員會主席麥高文均呼籲政府盡快落實《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社交網站推特發推,指香港民主派人士被捕,令人深感憂慮,認為這是政治化的執法行動,不符合言論、結社及集會等自由的普世價值。
指《中英聯合聲明》確保香港會續享「高度自治」、透明施政及法治,但北京及其在港代表的行為與他們在《聲明》所作承諾不符。《聲明》由中英兩國簽訂,確保香港在1997年由英國交給中國後,港人原有生活和制度五十年不變。
另外,司法部長巴維廉(William Barr)亦發表聲明,指拘捕事件是對香港法治和港人自由的最新侵害,這不單反映中共的價值觀與西方自由世界背道而馳,亦再一次證明中共不可信。
與被捕的李柱銘熟稔的眾議院議長波洛西,在推特表示,正當全球對抗武漢肺炎疫情之際,香港民主與人權繼續遭到攻擊,認同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麥高文所說,促請總統特朗普必須盡快落實《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根據特朗普總統去年11月簽署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國務院須每年提交報告,確認香港仍然享有高度自治,足以讓美國繼續給予香港享有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法案》同時賦權美國政府對違反香港人權的官員和企業受到制裁。中方對《法案》表示反對。

有份推動上述法案的麥高文在社交網站上是說,香港拘捕民主派人士十分不合理,形容是一場獵巫行動,指香港的人權和法治日益惡化,敦促特朗普政府大力執行《法案》。與麥高文一同推動《法案》的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亦在推特發帖,要求當局立即撤銷對李柱銘和黎智英等人的指控,他又批評香港當權者及北京將香港司法系統變成中共的鬧劇。

共和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
也說,不容許中共利用疫情大流行掩飾拘捕和平民主領袖,說「我們與香港站在一起」。
香港警方指被捕者參與或組織去年三次有關反修例的未經批準游行,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被捕,包括有「民主之父」稱謂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和前議員吳靄儀及何秀蘭。
他們將於5月中應訊,一旦罪成,最高刑罰是判監5年,而公告不經批準集會的罪名,最高可判刑12個月。#
責任編輯:陳汶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