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廣播) 香港新聞每日焦點(5月14日)

970×90

粵語廣播🎙️

【看新媒體2020年05月14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四(14日)

上午港聞

1;為林鄭63歲「祝壽」港人「和你唱」抗議 杜汶澤祝辭:遺臭萬年

2;鄧炳強未認中共黨員 潘東凱:若真是共產黨員亦不可能承認

 

1;為林鄭63歲「祝壽」港人「和你唱」抗議 杜汶澤祝辭:遺臭萬年

 

昨天(13日)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63歲生日,有網民要為林鄭「祝壽」,發起全港「賀他媽和你唱」行動。香港各大商場均有民眾示威抗議,高喊「反送中」口號。警方各區戒備,曾向示威者及記者施放胡椒噴劑,拘捕多人。香港藝人杜汶澤亦特地發文,痛罵林鄭「遺臭萬年」。

昨晚7點半後,香港多個商場開始出現人群聚集及示威抗議。包括太古城中心、銅鑼灣「時代廣場」、旺角「朗豪坊」、奧海城、屯門大會堂和荃灣廣場等處,大批身穿黑衣的示威者,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朗豪坊有人在地上擺放林鄭月娥的畫像,供市民踐踏洩憤。

晚上約9時,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內,一名黑衣男子闖入一所中國連鎖茶品店,毀壞店內的電子屏幕和儀器,男子隨即被在場的便衣警制伏。期間,有女子忽然舉起雨傘向警員揮動,便衣警立即施放胡椒噴劑,現場多名記者及市民「中椒」不適,一度陷入混亂。另於商場的「百步梯」附近,一名抗爭者被制伏,警方拉起封鎖線,引起大批市民圍觀,有現場人士聲稱,目擊整個過程並怒斥警方濫捕。

當晚,支持反送中的香港藝人杜汶澤,在其社交網站發文痛罵,指林鄭月娥「甘為極權作奴而欺壓人民的傀儡地方首長,遺臭萬年、黃藍皆罵的老賤婦!」、「 根本不配慶祝誕生之日。」

杜汶澤激烈的言論獲得大量網友的認同和轉發,有網友留言形容「魔鬼的誕生」、「滿手鮮血」、「香港人的悲哀」。#

2;鄧炳強未認中共黨員 潘東凱:若真是共產黨員亦不可能承認

香港警務處長鄧炳強於周二出席元朗區議會會議,被民主派區議員提出多項問題,並要求鄧炳強回應,包括去年7.21白衣人襲擊市民、元朗區議員鄺俊宇母親節晚遭警武力拘捕、「限聚令」執法等。有區議員問鄧炳強是否中共地下黨員?但鄧答非所問。時事評論員潘東凱表示,其實鄧炳強亦並未予以否認,就算他真的是共產黨員也不可能承認。

當日,元朗區議會主席黃偉賢向鄧炳強提問,不少街坊想知道他是否「中國共產黨員」,鄧回應:「我自己本人並非本地或海外任何政治團體的成員。」

鄧炳強的回答令在場者感到意外,一般人面對一個意料之中問題時,通常會以最直接的「是」或者「不是」回答,鄧的回應方式令人一頭霧水,更讓人懷疑其身份,並於網上成為熱話。

香港時事評論員潘東凱接受訪問時指,從理論上,鄧炳強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否認,但他並沒有直接否認。

潘東凱說:「為何不說我不是一個共產黨黨員,為何不可以簡單一些? 但中共地下黨員的特色就是不會承認自己的身份,所以答案亦沒有甚麼特別意義。即使他可能真的不是,但亦都有可能是。但就算真的是,他亦不可能承認。」

潘東凱認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一國兩制」的重要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員的身份是無角色、無身份和無活動。因而,算是一個秘密組織。

鄧炳強是否黨員一事受到關注。他曾在海外及中國大陸多所院校受訓,大部份時間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以及中共中央黨校受訓。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隸屬中共中央組織部,是培養共產黨高級政工幹部的最高學府之一;中共中央黨校,則是中共培養核心領導層的重要學府。坊間流傳,鄧炳強早已是中共黨員。#

 

5月14日下午港聞

3;打擊反送中有功 2名外籍警司升職

4;消委會:17款中國製膠鑊鏟 耐熱度不理想 部份釋致癌物

 

3;打擊反送中有功 2名外籍警司升職

香港警隊高層接連曝出醜聞,涉嫌霸佔官地、僭建、經營無牌旅館,及多名警員近日牽涉販毒案被捕等。回顧「反修例」運動,警察違規執法,濫權濫暴打壓示威,卻未受懲處。5月13日警隊刊物發布消息,晉升了19名警員,其中於去年6.12在添美道指揮鎮壓示威的警司薛鎮廷;在警方例會上,稱被捕者為 「Yellow Object (黃色物體)」的韋華高,他亦曾被揭涉嫌僭建。

警察刊物《警聲》報導,警務處長鄧炳強於4月29日頒發晉升19名警務人員,多名警官有份參與處理「反修例」示威,當中16 名警司,晉升為高級警司。其中一個是現任新界北總區擔任高級警司(行動)韋華高。

去年9月21日元朗抗議事件中,防暴警員拘捕「守護孩子行動」一名成員,有街坊拍攝到被捕者在後巷被警員包圍及腳踢,事後韋華高在記者會上辯稱,只見到警員踢向一個「黃色物件(Yellow Object)」。

而另一位獲晉升的是英籍指揮官薛鎮廷,其「功績」是在去年6月12日在添美道指揮警員鎮壓示威,時任水警總區警司。當日的影片顯示,民主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表示「我要見指揮官」,全身裝備齊全的薛鎮廷下令警員向胡志偉發射催淚彈。#

 

4;消委會:17款中國製膠鑊鏟 耐熱度不理想 部份釋致癌物

消委會:17款中國製膠鑊鏟 耐熱度不理想 部份釋致癌物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周四(14日)發表報告,針對市面各種膠鑊鏟進行測試,發現 17款中國製造的中式膠鑊鏟耐熱程度未如理想。其中驗出5款會釋放出致癌物,3款釋出的雜質超標,甚至有款膠鑊鏟在高溫下物料已熱熔變形。消委會建議市民,煮食用天然木製或竹製的鑊鏟,較塑膠鑊鏟環保及安全。

消委會測試了17款中式膠鑊鏟,每個售價由12 至 99 元不等,樣本來自百貨公司、超級巿場或生活用品店,全部都有標示耐熱或最高可用溫度,除 2 款無標示製造物料,其餘均標示為尼龍、聚酰胺或聚醯胺塑料。

測試方法是,將膠鑊鏟樣本浸入 200°C 的花生油15 分鐘,取出及冷卻4小時,觀察外觀是否有顏色改變、起泡或熱熔等情況。另亦對酸性、含酒精類食物進行測試。

經耐熱測試,一款JMJ牌售價 25 元的膠鑊鏟,標示耐熱溫度為攝氏220度,但浸入200度的熱油,1分鐘內已熱熔變形,與其標示耐熱度不符。一款「意美廚」膠鑊鏟測試後出現起泡的情況,其於酸性測試會釋出穩定劑、著色劑等雜質,超出標準11倍。

同樣品牌「特福」和「Chefs Favor」的膠鑊鏟,測試顯示,雜質釋出量為23毫克。在測試煮含酒精的食物中,雜質釋出量亦超出10毫克的標準;另外的6款樣本,在酸性測試的雜質超標,即過半樣本都超標。當中的3款樣本及一款樣本雜質釋出量超出歐洲的標準。5款樣本驗出初級芳香胺,該物料有潛在令人類患癌的風險。#

 

 

負責編輯:Michelle Chiu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