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品牌籌劃 廣告 媒體發佈 宣傳活動 形象代言 查詢聯絡:WhatApp+852-2117 0055 / info@visionvnm.com

香港新聞每日焦點(5月15日)

970×90

粵語廣播🎙️

【看新媒體2020年05月15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五(15日)

上午港聞

1;香港歷史科試題惹爭議 教育局要求取消試題

2;黃之鋒發起網上聯署 支持台灣加入世衛

1;香港歷史科試題惹爭議 教育局要求取消試題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昨日開考,其中一條試題,引發親共建制派及大陸官媒激烈批評。教育局長楊潤雄今(15日)批評題目提供的背景資料偏頗,試題有引導性,要求考評局取消這條試題。並指,將派員到考評局跟進出題及審題機制。

香港中學文憑試是升讀大學資格的考試,昨日開考的歷史科試題引發爭議,試題問考生:「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題目提供的參考資料,包括日本法政大學校長的一篇文章、1912年黃興寫給日本政客信函,及日本三井財閥借款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條款,並要求考生根據所知的史料作答。

因應試題衍生的爭議,教育局長楊潤雄今午召開記者會,宣佈會要求考評局取消有關題目,同時會派員到考評局跟進其出題及審題機制,以「充分體現教育局對考評局監管。

楊潤雄會上批評,有關題目「嚴重傷害國民感情及尊嚴,深感遺憾。指這條考題無論在資料選取、題目設計上,均不能配合高中歷史課程宗旨的目標,因這條題目本身沒有什麼討論空間,「答案只有弊,唔會有任何利。」他又指,今次題目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考評局有責任向公眾解釋其審題制度。事件是否涉及有人出錯或有人要問責,會交由考評局自行考慮。

據港媒報導,考試當日相關考題引發建制派陣營的激烈批評。教育評議會譴責該題目提供的資料偏頗、迴避日本侵華暴行,批評擬定題目的人意圖以個人政治取向「蠱惑學子」。

黨媒《大公文匯》網引述親北京的教聯會副主席穆家駿批評該題是帶有極強傾向性,「若讓學生作答同意觀點,是引導學生做漢奸」。

對此,香港教協15日凌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香港教育局「粗暴踐踏教育專業,扼殺理性討論空間」。聲明指,教育局史無前例地狠批出題者,這種政治凌駕教育的做法,嚴重衝擊考評制度,也進一步將香港推向「箝制式教育」,削弱教育界的專業自主。

知名國際關係學者、中文大學社科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在其Facebook發文,反斥教育局「指鹿為馬」、搞「文革2.0」,要求楊潤雄應回應毛澤東在1961年1月24日,會見日本社會黨議員黑田壽男時的對話。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也發文,指日軍侵華犯下人類歷史罪行,當然要聲討。而建制派聲稱此事「不容討論」,請他們來評評毛澤東感謝日本軍侵華的有關言論。#

 

2;黃之鋒發起網上聯署 支持台灣加入世衛

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和民間外交網絡發言人張昆陽,周五(15日)發起港人網上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參與世衛大會(WHA)簽名運動,截至今午獲得約1萬2千個簽名,達到預期目標。

黃之鋒表示,台灣先前支持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港人亦應該支持台灣加入世衛,因此發起今次運動。黃之鋒和張昆陽發表聯合聲明,指美國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致函全球55個國家,表明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以及5月18日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聲明強調,中共病毒爆發后,北京當局政治凌駕公共健康的做法給世界帶來嚴重後果,而台灣則是可信賴的伙伴,但受中共和世衛政治打壓,使台灣長久以來都被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聯合國成員應該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即將召開的世衛大會。

聲明還表示,台灣抗疫舉世無雙,亮麗成績有目共睹,成為全球最早確診而最少感染的地區。香港人理應發揮港台互助精神,幫助台灣加入世衛,重挫中共銳氣。因此,號召香港人聯署,促請世界衛生組織194個成員國政府,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重返世衛大會,對抗恃強凌弱、隱瞞疫情的中共政府,讓台灣在全球衛生問題上貢獻力量,重拾尊嚴。#

 

5月15日下午港聞

3;首名反送中抗爭青年涉嫌「暴動罪」判囚 4 年

 

香港一名21 歲青年,被指控去年 6 月 12 日在中環立法會綜合大樓外參與暴動,以及抗拒 2 名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青年早前承認暴動罪,但否認兩項抗拒警務人員罪,成為反送中運動首名承認暴動罪的示威者。案件周五(15日)區域法院被判入獄 4 年。

2019年6 月 12 日,港府無視先前百萬人「反送中」遊行,市民發起佔領行動,包圍中環立法會,阻止恢復二讀《逃犯條例》修訂,隨後演變為警民衝突。參與暴動的被告冼嘉豪,職業是救生員,案發時 21 歲。

辯方律師法庭上為其求情,以及呈上多封所屬公司和就讀學校的求情信。均提及被告善良、循規蹈矩;其上屬更指,若被告被判入獄,出獄後亦會繼續聘用他。辯方又指,被告當日只想表達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意見,其後明白訴諸暴力不恰當,並對深愛自己的親友、和他秉持共同理念的人致歉,但他對當日行為從不懊悔。律師形容被告是個對工作抱熱誠、有夢想的年輕人,又指被告當日沒有預謀犯案,只是一時衝動。

控方就指,案發時,警員該處施放催淚彈,被告未有離開,反而向警員投擲雜物,之後被警員制服,並在其身上搜出頭盔、索帶,但沒有搜出武器。被告在警誡下,承認參與當日的非法集會。控方亦提及當時有 8 名警員受示威者襲擊受傷,但沒有證據顯示是由被告所致。

法官判刑時表示,控罪非常嚴重,指當時警方已重複警告,但被告未曾理會。參考同類案件後,決定以6年監禁作為量刑起點,考慮被告有悔意及認罪,扣減刑期後判囚4年。

被告透過律師團隊表示,會考慮是否提出上訴,但暫未確定。#

 

4;監警會「反送中」報告出爐 民主派批是片面之詞

香港監警會周五(15日)就「反送中」運動發表警方執法調查報告,共4冊16章,超過一千頁,當中提出52項改善建議,報告涵蓋721、831等多個衝突事件。香港民主派及人權組織批評監警會報告內容偏頗,質疑刻意模糊警暴問題,認為是一份「撐警報告」。

今日下午,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及專案組成員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監警會專題審視報告》。梁定邦介紹報告準備了10個月,並有中英文版本印刷。報告共16章,特點不以個人為主,是講大場景;總共提出52項提議;內容涵蓋去年6日9日到今年3月的大型公眾示威活動。他又指,報告是否能消除香港人的怨氣,則需要大家的努力。

其中第5章投訴警方最新數字截至5月8日,指共收投訴1,755宗,投訴人7,697人,三分一(584宗)屬須匯報投訴,涉及629名投訴人作921項指控。當中,有286項是行為不當;疏忽職守221項、毆打112項、不禮貌及濫用職權,分別109項和98項。投訴人的身分分析,其中151名是被捕者,投訴被捕時受到的不當待遇;137名是現場採訪的記者,餘下296名是在場人士。

報告還統計,警方去年6月至今年2月,共使用16191枚催淚彈、10100發橡膠彈、2033發布袋彈、1880發反應彈和19發實彈。

6.12事件中,警方中信大廈外亂施放催淚彈,險些釀成人踩人慘劇,報告指由於有司法程序進行,不評論行動是否恰當。

7.21元朗白衣人襲擊反送中青年以及無辜婦孺市民的事件,監警會認為在於警方沒有及時整理情報,沒有充分考慮釆取防範措施,避免可能發生的暴亂,錯失介入事件的機會,認為警方與白衣人沒有勾結。

8.31太子站防暴警封站狂毆市民事件,監警會認為警方關閉出口屬合理的決定,可避免其他示威者進入站內支援被捕者、襲擊警員以及破壞車站;而事件中有人死亡屬毫無根據,但警方未有迅速辟謠,令太子站外的暴力示威升溫。

對於警員身分識別問題,監警會說基於行動性質,警員難以或不宜展示警員編號可以接受,指警方近期增添頭盔上展示編號以及行動呼號,正朝正確方向邁進。

報告又指,新屋嶺扣留中雖然已經停用,但中心并沒有閉路電視以及中央電腦系統,只有一部固網電話,并不適合用作羈留被捕人士。

對此,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批評監警會的報告極之偏頗,報告依賴警方提交的資料,沒辦法求證警方的說法,,也沒有找當事人了解不同事件。指報告對於警察濫權、濫捕、違法、違規的行為沒有作出任何批評或譴責,只對警察的過失作出「漂白」。

林卓廷批評監警會主席梁定邦一方面聲稱沒有調查權,只能就大畫面舖陳事實,但另一面又就警黑勾結得出「並無依據」的結論,完全是自相矛盾、自打嘴巴。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指,報告未有提及如何追究警暴問題:「對違法違紀警員未有提出跟進行動,包括紀律處分或刑事檢控,顯然未能還市民公道。」

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批評報告偏頗,刻意模糊警暴問題,認為報告是表揚警方的「撐警報告」。批評監警會建議警方多在社交媒體解說警隊的角色,質疑是幫警隊「做公關」,認為只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才能還原事件的真相。#

 

負責編輯:Michelle Chiu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