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17款中國製膠鑊鏟 耐熱度不理想 部份釋致癌物

970×90

粵語廣播🎙️

【看新媒體2020年05月14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四(14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周四(14日)發表報告,針對市面各種膠鑊鏟進行測試,發現 17款中國製造的中式膠鑊鏟耐熱程度未如理想。其中驗出5款會釋放出致癌物,3款釋出的雜質超標,甚至有款膠鑊鏟在高溫下物料已熱熔變形。消委會建議市民,煮食用天然木製或竹製的鑊鏟,較塑膠鑊鏟環保及安全。

消委會測試了17款中式膠鑊鏟,每個售價由12 至 99 元不等,樣本來自百貨公司、超級巿場或生活用品店,全部都有標示耐熱或最高可用溫度,除 2 款無標示製造物料,其餘均標示為尼龍、聚酰胺或聚醯胺塑料。

測試方法是,將膠鑊鏟樣本浸入 200°C 的花生油15 分鐘,取出及冷卻4小時,觀察外觀是否有顏色改變、起泡或熱熔等情況。另亦對酸性、含酒精類食物進行測試。

經耐熱測試,一款JMJ牌售價 25 元的膠鑊鏟,標示耐熱溫度為攝氏220度,但浸入200度的熱油,1分鐘內已熱熔變形,與其標示耐熱度不符。一款「意美廚」膠鑊鏟測試後出現起泡的情況,其於酸性測試會釋出穩定劑、著色劑等雜質,超出標準11倍。

 

同樣品牌「特福」和「Chefs Favor」的膠鑊鏟,測試顯示,雜質釋出量為23毫克。在測試煮含酒精的食物中,雜質釋出量亦超出10毫克的標準;另外的6款樣本,在酸性測試的雜質超標,即過半樣本都超標。當中的3款樣本及一款樣本雜質釋出量超出歐洲的標準。5款樣本驗出初級芳香胺,該物料有潛在令人類患癌的風險。#

 

 

負責編輯:Michelle Chiu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