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6月04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四(04日)上午港聞
1;譚耀宗指反對國安法應DQ參選資格 民主派批製造寒蟬效應
2;黃之鋒發十萬人聯署 促歐洲各國施壓撤回「港版國安法」
1;譚耀宗指反對國安法應DQ參選資格 民主派批製造寒蟬效應
港區中共人大常委、香港民建聯譚耀宗6月1日指,無論是議員或參選人,都不應該反對為國家安全立法,若反對國安法立法,屬違反《基本法》,應被取消參選資格。民主派議員昨(3日)批評,譚耀宗的言論是想威嚇議員及香港人,製造寒蟬效應、唯恐天下不亂。
譚耀宗6月1日在親共雜誌撰文說:「無論議員或是參選人,都不應該反對爲國家安全立法,若是這些人提出反對,就是違反基本法,應予取消資格。」
香港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昨(3日)回應譚耀宗的言論,是反映中共為落實所謂「全面管治權」,不惜再自製「紅線」,限制香港人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胡志偉認為,若按譚耀宗歪理延伸,議員日後可能只要反對政府任何政策都會被視為「反對政權」,從而成為被DQ的藉口。他警告,香港若變成「無聲」之城,明顯不再是國際城巿,「香港的價值亦會自自然然地被『收檔』」。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批評譚耀宗:「做慣奴才逢迎當權者,就要迫其他人跟著他做奴才,一起搖尾乞憐。」他強調「港版國安法」破壞一國兩制,譚耀宗的恐嚇言論旨在引起寒蟬效應,要民主派「跪低」,但民主派不會因而動搖反對「港版國安法」的決心。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引述美國商會民調,指60%受訪者認為「港版國安法」會損害香港營商環境,48%受訪者對香港前景感到悲觀。他批評譚耀宗企圖DQ所有民主派議員是「唯恐天下不亂」,使議會內不再有反對聲音,令到「香港不再是香港」。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譚耀宗以人大常委身份指點特首和政府據其原則DQ候選人,猶如直接「下聖諭」、「狠狠刮了林鄭一大巴」,斥譚耀宗是將「斷送香港的罪魁禍首」。#
2;黃之鋒發十萬人聯署 促歐洲各國施壓撤回「港版國安法」
中共強行爲香港訂立國安法,引起國際關注。香港衆志黃之鋒等人發起全球聯署,收集十萬人連署,促請歐洲領袖反對「港版國安法」,施壓中共撤回「港版國安法」。
香港衆志祕書長黃之鋒、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民間外交網絡發言人張昆陽星期三(3日)召開記者會,張昆陽表示,希望爭取歐洲各國領袖發聲反對「港版國安法」,目前又7萬人參與,期望未來能衝破十萬,將港人聲音帶到國際社會。
他們批評「港版國安法」嚴重損害香港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香港已淪爲「一國一制」,懇請英國、各歐盟成員國政府,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站在香港民主自由的一方,促請北京政府撤回惡法,並加快《馬格尼茨基法案》立法,在與中國貿易協定中加入保障香港人權的條文。
黃之鋒表示,自中共強推惡法至今,歐洲已有7個國家分別表達對北京硬推「港版國安法」的疑慮,質疑立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和法治原則。有國家政府甚至表明會在歐盟推動制裁中國,但仍有15個歐洲國家未有表態。
不過,黃之鋒補充說,意大利已有議員提出議案,要求歐盟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建議違反人權行爲若持續,要實施制裁。他表示,目標爭取十萬名港人聯署,交到各國駐港領事館,遊說各國領袖和國會議員向北京表態及施壓。
羅冠聰也表示,會繼續向尚未瞭解「港版國安法」害處的港人解說。同時繼續在國際層面爭取香港自治,強調只有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壓,才能令中共懸崖勒馬,避免習近平爲滿足個人野心而犧牲香港自治。#
6月4日下午港聞
3;維園「六四」31週年晚會受阻 黎智英表明繼續反抗中共打壓
4;六四31周年 港大學生會洗刷國殤柱 重漆太古橋
3;維園「六四」31週年晚會受阻 黎智英表明繼續反抗中共打壓
今天是「六四事件」31週年,支聯會早前申請在維園舉辦燭光悼念集會,被香港政府以「限聚令」防疫為理由,30年來首次禁止。支聯會表示,晚會將如期舉行。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也表示,不會屈服當局的威嚇,今晚會繼續到維園悼念,「表明我們會繼續反抗中共打壓、繼續保護我們的自由法治」。
黎智英表示,港府和北京不想讓民衆在香港這塊中國唯一仍可公開悼念「六四」的地方,繼續用燭光展示對抗暴政的勇氣。他說:「如果我們對國安法這麼的反感、要抗爭,六四是一個表達方式」。
黎智英強調,「六四」夜晚燃起拒絕遺忘的燭光意義重大,對香港人都是一個鼓舞,是表明我們會繼續反抗中共打壓、繼續保護我們的自由法治。他表示,自己不會屈服當局的威嚇,今晚照樣進入維多利亞公園悼念「六四」罹難者,並鼓勵港人在不違「限聚令」的情況下,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悼念。正因爲「六四事件」是中共的暴行,才更要繼續讓世界知道事件真相。
黎智英還指,如果北京可以將以前做過的事情,都說是犯法,它不根據法律辦事,那我們只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4;六四31周年 港大學生會洗刷國殤柱 重漆太古橋
- 六四31周年 港大學生會洗刷國殤柱 重漆太古橋
香港大學學生會於6月4日下午舉辦「六四事件」31週年悼念活動,包括洗刷矗立於黃克徑樓平台的「國殤之柱」雕塑,為死難者默哀;並在太古橋重漆「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誓殲豺狼,民主星火不滅」20 大字以明志。
20 名港大學生會成員按照傳統,戴上手套洗刷「國殤之柱」,並掛上紅色橫額,呼籲當局停止以武漢病毒疫情打壓市民表達自由的權利,另有橫額聲援早前被捕的15名民主派人士。
港大學生會會長葉芷琳批評港府以抗疫為藉口,打壓集會自由,希望透過今日的活動,提醒同學時刻銘記政權殘酷,守護六四真相。港大外務副會長鄭凱盈亦指,港大學生會不會因打壓而退縮,作為校內言論自由最後堡壘,將竭盡所能,給同學一個悼念機會。
其中參與活動的港大工商管理學五年級學生表示,作為港大學生,有責任參加學生會所舉辦的活動,「洗柱髹橋」的傳統最大意義是悼念64死難者,以及傳承精神,讓其他人知道一直有人記得六四,一直有人為自由民主等信念付出。雖然,活動無法帶來很大改變,但象徵意義更大,可傳遞六四的訊息至社會或下一代。
「國殤之柱」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製作,是紀念人道遭肆虐的雕塑,共有五座,最著名一座是紀念六四事件,高約七米。永久矗立於香港大學黃克競樓平台。柱上刻有多個面容與身軀扭曲的人,象徵遭到血腥鎮壓的死傷者。#
負責編輯: 陳汶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