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7月15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三(15日)上午港聞
1;民主黨羅健熙今晨被上門拘捕 警指涉去年理大外非法集結
1;民主黨羅健熙今晨被上門拘捕 警指涉去年理大外非法集結
- 民主黨羅健熙今晨被上門拘捕 警指涉去年理大外非法集結
香港民主黨副主席、兼南區議會主席羅健熙周三(15日)早約6時半,被大批警員從觀塘的家中帶走。民主黨相信是與2019年11月18日理工大學外,警方大量拘捕反送中運動的市民案件有關。
據香港民主黨在臉書上發帖,今晨約6點30分,該黨副主席羅健熙被警員上門拘捕。民主黨指責警方的行動是出於政治目的,並已聯絡律師團隊向羅健熙協助。據稱他目前已獲得保釋,會繼續原定的工作。 以及將於8月上庭。
羅健熙於2019年11月18日早上約8時半,於理工大學外面被警方拘捕。據當日民主黨的聲明,指該黨收到了很多市民對理工大學衝突的求助,羅健熙在該處是執行黨務,了解警民衝突的最新現況,還嘗試協助有需要的市民。
警方則指,去年11月18日在理工大學外,以涉嫌非法集結罪拘捕5名男子,當時5人拒保候查暫獲釋放。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人員經調查及徵詢港府律政司意見,今早再拘捕該5名男子,他們同被控一項「非法集結」罪,案件將於下月21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7月15日下午港聞
2;國安法壓境 《紐報》宣布將數碼新聞中心撤出香港
3;袁國勇籲避免到餐廳堂食 長者染疫令醫療系統負荷加重
3;《紐報》宣布將數碼新聞中心撤出香港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紐約時報》發言人周二(14日)宣布,因擔憂國安法對香港作為亞洲新聞中心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未來將會逐步將數碼新聞業務撤出香港,遷往南韓首爾,涉及集團駐港約三分一的員工。
《紐約時報》披露,最近有部份員工在香港申請工作許可時遇到障礙,指這些情況在大陸很普遍,但以前香港沒有,新的「國安法」令新聞機構感到不安,因此決定將「數碼新聞組」的記者和編輯逐步撤出香港,在未來一年遷往首爾。不過,國際版的出版員工、廣告及市場部員工,仍會留港工作。
該集團的香港分部,除了是亞洲地區採訪記者及編輯的基地,亦負責營運該報24小時數碼新聞,編輯該集團包括紐約乃至英國倫敦記者的新聞報道。《紐時》指出,過去數十年來,香港一直吸引不少英語新聞機構到當地設立亞洲總部,除毗鄰大陸的地理位置,主要原因是香港對外國公司保持開放、沒有任何特別的審查限制。然而,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已不再一樣」,集團認為在中國嚴厲的管治下,這座城市面臨一個新時代,編輯部決定是時候為亞洲地區業務尋找額外基地。
《紐時》還指,曾考慮其它包括曼谷、新加坡及東京等地方,但最終認為首爾最為合適,因韓國對外國企業友好、注重新聞自由,同時是數個亞洲重點新聞的中心地。
此外,不少美國的大型新聞機構均在香港設有大型團隊。《紐時》引述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及彭博社(Bloomberg),皆表示都對「港版國安法」感到擔憂,但目前未有撤出計劃。
4;袁國勇籲避免到餐廳堂食 長者染疫令醫療系統負荷加重
- 袁國勇籲避免到餐廳堂食 長者染疫令醫療系統負荷加重
香港爆發第三波中共病毒疫情,多區出現不明確診,而且公營醫院內亦出現群組感染。港大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周三(15日)出席電台節目上指,市民出外用餐除下口罩是高危的行為,而餐廳侍應清理餐具時,手亦可能受病毒污染,他建議市民應完全避免到餐廳堂食。
伊利沙伯醫院日前亦出現內科病房發生群組感染。一名 92 歲婆婆因為心臟病徵狀入住該院內科病房,之後同病房的 2 名病人被確診感染。袁國勇表示,有隱性病人進入醫院引致小型爆發是意料之內,因感染控制措施不是100%有效,就算戴N95口罩也不能過濾所有微粒,只能過濾95%。他指,首名感染的婆婆因為咳嗽,有機會令床邊、床欄、台等處受病毒污染。但醫院內空氣傳播的風險不大,因病房通風良好。袁國勇認為第三波疫情確診者以長者居多,對醫療系統的負荷更大,將造成更大風險。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亦表示,長者是高風險人群,建議醫院為所有入院的長者做病毒測試。她又表示,隔離病房數量有限,無法讓所有等待檢驗結果的病人入住隔離病房。指這一波疫情爆發加重醫療系統的風險,因為長者需要的護理程序更多,讓醫護人員感染機會大增。#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