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送中後港通識科教科書刪除公民抗命等政治內容
【看新媒體2020年08月18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二(18日)香港去年6月爆發「反送中」運動,200萬民眾身穿黑衣上街;今年北京再強推《港版國安法》,港人以各種方式抗議。相關內容被香港教育局向出版社建議修訂,不能在今年的高中通識科教材出現,被刪改的還包括公民抗命、特首普選爭議、及「三權分立」等政治內容。有資深教師對此深表遺憾,認爲抗爭運動都是發生過的事實,不應扼殺學生的知情權,政府理應多角度應對分析才是正道。
「反送中」運動後,香港教育局要求各書商把通識科送交審閱並作出修訂,參與「自願送審」的有7間出版社,其中「雅集出版社」與「香港教育圖書公司」修改高達幾十項,部份教材的圖文大幅刪減。包括刪除《基本法》23條立法爭議背景、公民抗命,有關討論香港是三權分立抑或行政主導的「升級知識」等內容亦被刪去,連教圖中的「三權分立」字眼,亦改爲「三者發揮互相制衡的作用,防止權力過分集中」。
此外,在社會政治參與、港人身份認同等,刪改更爲明顯。把「本土意識」與「民主派」的字眼,改爲「本地意識」與「非建制派」;在「新興政治組織」內容中,刪去香港衆志與本土民主前線的名稱。連同「透過社會運動,如示威、遊行,甚至更激烈的抗爭手法,以爭取社會公義」一句均刪去。
而社運內容的「勿忘初衷」、「我要真普選」、「連儂牆」的相關相片全被刪除。甚至原本一幅描繪「光復運動」示威者高呼反對「自由行亂港」的漫畫,亦被改成書店員工爲社區消費單大吐苦水的小事件。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中學副校長陳志華表示,香港近期政治氣氛極爲敏感,書商爲送審順利過關而主動刪改,這些民運、社運活動實際都發生過,學生有權利知道。政府應以不同角度分析原因及政府如何應對這類活動。
他又指,教科書被這樣個別修訂「怪怪地」,尤其把比喻傳媒受到暴力威脅的漫畫,改爲《基本法》保障新聞自由,實在令人不知所以。#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