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8月17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一(17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8月17日最新公佈,在測試市面的77款預先及非預先包裝的薯片、蝦條等零食樣本後,發現當中的70款的樣本含有可致癌物質丙烯酰胺。
消委會今次測試涵蓋市面上67款預先包裝香脆零食樣本,以及10款快餐連鎖店熱門的非預先包裝、即食薯條、薯格、薯餅樣本。發現77款薯片、蝦條等香脆零食,除1款蔬菜脆片及6款蝦條外,其餘的70款全部含可致癌物質丙烯酰胺,尤其預先包裝的薯條、薯片平均含量最高,逾30%超出歐盟基準水平。
另外,部份快餐連鎖店的即食薯條、薯格、薯餅等亦含有丙烯酰胺。全部樣本屬高脂肪食品,鈉含量亦較高。消委會提醒市民,過量攝取鈉,有機會增加患高血壓風險。
消委會還指,丙烯酰胺是一種有廣泛工業用途的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可能令人類致癌」。建議香港參照歐盟做法,設定丙烯酰胺的含量基準水平。#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