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8月19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三(19日)上午港聞
1;議員許智峯私人檢控開槍警 律政司介入要求撤案
2;警務處長鄧炳強被揭製裁前急轉物業至中銀
1;議員許智峯私人檢控開槍警 律政司介入要求撤案
香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早前申請私人檢控,就去年11月西灣河開槍射傷21歲男學生的交通警長,控告其干犯意圖傷人而射擊等罪,法庭原定8月31日傳召被告審理。8月18日律政司決定介入及撤銷檢控。許智峯表示極之憤怒,直斥律政司以人治取代法治,將考慮提出司法覆核。
8月18日,許智峯的律師團隊收到律政司提交法院的信件,指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決定介入該案的私人檢控和要求撤控,更表明會豁免被告出席聆訊,還要求法院提早本月20日至28日安排聆訊。
許智峯批評鄭若驊以政治介入案件,做法粗暴,沒有交代理由,調查都沒有進行,便作出撤控決定,形容做法是黑箱作業。許智峯強調,私人檢控是普通法下市民享有的法律權利,律政司的做法影響深遠,衝擊私人檢控權利,向市民和國際社會表明香港特區政府是以人治取代法治。他將去信要求律政司交代原因,亦會考慮提出司法覆核。
早前許智峯向法院提出兩宗私人刑事檢控,除控告去年11月11日反送中運動期間,在西灣河向21歲男學生開槍的交通警員外,亦控告同年10 月6日深水埗撞傷示威者的一名的士司機。而律政司暫時未有介入後一案件。#
2;警務處長鄧炳強被揭製裁前急轉物業至中銀
- 警務處長鄧炳強被揭製裁前急轉物業至中銀
美國財政部宣佈制裁11名實施《港區國安法》的中港官員名單後,制裁效應陸續浮現。儘管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宣稱制裁「微不足道」,8月18日被港媒披露,鄧炳強承認已被局部暫停銀行服務,他亦於制裁前將資產轉至中銀香港。
港媒《香港01》8月18日披露,鄧炳強承認於美國宣佈制裁前夕,已將其持有的物業單位,由滙豐銀行轉按至中銀香港。《經濟日報》亦引述鄧炳強承認,他遭到暫停使用部份銀行服務,的確感到不便,但他宣稱,比起維護國家安全是「微不足道」。
香港土地註冊處顯示,鄧炳強於2017年以625萬港元,購入薄扶林置富花園十座一物業單位,並於同年5月起一直以滙豐銀行做按揭,但該按揭於今年8月4日還清,並轉往中銀香港承按,即是美國宣佈制裁名單前3天。
有銀行業界分析,轉按事件未必是滙豐銀行主動提出,因銀行要遵守香港金管局的公平原則,相信高官和警隊高層在《港區國安法》推出前後,或已收到被制裁的風聲,提早部署把資產轉至中資銀行以避險。
香港前銀行法規部調查主任盧俊宇亦指,鄧炳強突然轉按,相信與政治因素有關。他說,「現時銀行界沒有特別減息的競爭。這個行為絕對不屬於經濟考慮,相反可能聽中共的行政指令較多,而選擇退出(匯豐)。」#
8月19日下午港聞
3;建制派促全民檢測以「健康碼」限制外出 羅冠聰:一定有詐
4;香港民調:五核心社會指標創九七年以來新低
3;建制派促全民檢測以「健康碼」限制外出 羅冠聰:一定有詐
- 建制派促全民檢測以「健康碼」限制外出 羅冠聰:一定有詐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宣布,將免費為全港市民推行「自願性普及社區檢測」。8月18日,建制派議員何君堯又呼籲「全民普篩」,建議「強制全民檢測」及搭配禁足令,透過檢測後「健康碼」以限制市民外出。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認為一定有詐,全民健康碼資料恐被送中。
港媒報導,建制派多名網紅及議員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全民普篩」及建議港府推行「強制全民檢測」,該措施還得搭配禁足令,通過檢測後發放健康碼,只有獲得健康碼的人才可外出。
建制派議員何君堯還表示,望措施能在10月通關,形容這只是「陣痛」可換來長治久安,呼籲政府應該提供免費檢測及發放健康碼,「並努力爭取廣東省政府信心」,得已認可的港人進出大陸。
羅冠聰批評說,任何政策討論,只要何君堯出現,就知道必定變得不專業、不認真,「就似馬戲團」。他警告指,「何君堯大力支持的一定有詐」,何君堯開記者會的支持強制全民檢測,全民健康碼資料可能被送中。#
4;香港民調:五核心社會指標創九七年以來新低
- 香港民調:五核心社會指標創九七年以來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8月18日公佈市民對「五項核心社會指標」最新調查,全部評分皆大幅下跌,尤其「繁榮」指數跌幅明顯,創下自1997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
香港民研於8月3日至6日期間,以隨機抽樣的電話訪問方式,成功訪問了1,001名香港市民,請他們對五項核心社會指標以0至10分做評分。分別為「自由」、「繁榮」、「法治」、「安定」和「民主」。
結果顯示,「五項核心社會指標」均低於5分,分別爲4.74、4.19、3.8、3.76和3.7分。當中跌幅最明顯的是「繁榮」指標由5.35分下跌至4.19分;「民主」是5項社會指標評分中最低的一項,僅3.7分。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吳凱宇分析,「民主」評分由2018年的數據開始急跌,是與2017年有立法會議員相繼被DQ有關,港人對於議會代表性失去信心。他認爲,今次評分低與港府宣佈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及12名立法會參選人被DQ有關。
吳凱宇指出,調查進行期間,仍未發生前香港衆志周庭,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違國安法被捕事件。他認為實際的數據或會再有下跌的趨勢。
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首次出現5項指標全都不合格,在中共病毒疫情及「港版國安法」下,直接衝擊了港人對香港能否繼續享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心 ,故「繁榮」的評分有明顯的下降。#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