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9月15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二(15日)上午港聞
1;黃之鋒:全民檢測遠未達標「健康碼」成下個戰場
2;民主黨議員憂港人被監控 反對「港康碼」
1;黃之鋒:全民檢測遠未達標「健康碼」成下個戰場
- 網絡圖片(看新媒體合成)
香港政府為抗疫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於昨日落幕,累計逾172萬人次參與,佔總人口約兩成。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9月13日在Facebook撰文,指失敗收場屬意料之中,但政府顯然不會死心,將繼續利用疫情實施社會監控,而「健康碼」將成為香港人的下一個戰場。
黃之鋒表示,全民檢測由中共支援、港府硬推及中資承包。可惜檢測人數與政府起初誇口的300萬目標相差很遠。就連立場親共的港媒亦頭版頭條炮轟政府,猶如把1.6 億港幣燒得一無所剩,質疑檢測人數少、進度慢,惟有延長日子「跑數」。
今次人數遠遜預期,反映民間對檢測成效之質疑及憂慮;過往醫護界專業人士曾表示「全民檢測」不科學,檢測中心臨近民居,又在室內進行,易引發社區感染,而民主陣營亦多番斥責耗費公帑,政府欽點的中資企業更暗藏私隱外洩等問題。
黃之鋒又指,政府顯然不會死心,會繼續利用疫情實施社會監控,「健康碼」將成為港人最切身的下一個戰場;此前,中共「健康碼」已被《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外媒關注,涉及公安共享用戶訊息,為政府大開監控之門,市民行蹤皆在掌握之中。
黃之鋒警告,指今次港府的全民檢測,已有不少大企業向僱員施壓參與。若然香港人不警惕,放之、認之,屆時「社會信用系統」將在香港實施,政權將橫行無忌,肆意對市民劃分等級,監控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以無孔不入的數碼系統實施暴政。
文章總結,在中共全面開戰的年代,守護港人的日常生活,對抗滲透及監控極為重要,未來「反監控」將成為一條重要戰線,並呼籲港人保護手機、電腦安全,未來要從政策和運動層面反抗,反對「健康碼」。#
2;民主黨議員憂港人被監控 反對「港康碼」
- 網絡圖片(看新媒體合成)
香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區議員蕭亮聲、鄒穎恒9月15日舉行反對「港康碼」請願行動。他們表示,港府已透露「港康碼」已在技術上準備就緒,待疫情穩定後即推出。擔心港府藉「港康碼」收集個人資料,令市民全面受監控。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表示,有親政府學者已向港府力推落實香港「健康碼」,而港府亦一再表示「港康碼」已準備就緒,香港疫情穩定後或推出。她認為,一旦落實執行,市民被強制下載可追蹤行蹤的程式,私隱則不保,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一切行蹤均在政府監控之下。
黃碧雲又指,擔憂「港康碼」會否和中國大陸一樣,變成社會信用系統的一部份。在中國大陸「健康碼」程式會監控市民有否做病毒基因測試,有無接種疫苗等,這些都成為評分的標準,分數高者可在就業、就學、旅行、日常生活等方面受到優先待遇,反之,則受到諸多限制和不便。她擔心,日後若在香港推行,香港人會被「分門別類」。
黃碧雲指出,目前廣東有「粵康碼」,澳門有「澳康碼」。香港人前往大陸,在接受跨境「健康碼」時須衡量風險,一旦接受則表示自願將個人資料,包括目的地及行程細節等資料,披露給大陸當局。#
下午港聞
3;港警多番修改指控 新巴司機被控不小心駕駛 法庭押至11月再訊
4;學者鍾劍華:港人投奔怒海 北京應覺羞恥
3;港警多番修改指控 新巴司機被控不小心駕駛 法庭押至11月再訊
- 網絡圖片(看新媒體合成)
9月6日市民發起抗議港府剝奪立法會選舉日遊行,一名駕駛970巴士路線的新巴司機,行經油麻地彌敦道時遭警察拘捕,警方先後指控司機「危險駕駛」,及搜出一個「士巴拿」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等罪。巴士公司翻查行車記錄,力挺司機被誣告,及工會發聲明會採取工業行動。警方3度更改指控後,最終起訴「不小心駕駛」,案件9月15日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及批准保釋,押後至11月17日審訊。
控罪指,36歲任職專營巴士司機,於2020年9月6日在油麻地彌敦道南行線,近文明里道路上不小心駕駛一輛公共巴士。
由於被告在工作時間被捕,受到同行業界的高度關注,多名同業到庭聲援。法官判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控方申請押後案件,以待警方作進一步調查,獲裁判官批准。被告獲准以原有條件6,000港元保釋候訊,另須居於報稱地址。
警方於事發當日,指控司機快速行駛和無故響安,「危及」正在路邊執勤的警員安全。之後,又指司機因藏有「士巴拿」,加控一項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最終,警方9月10日公佈已正式落案起訴司機不小心駕駛罪。
新巴職工會理事長林錦標於早前指,翻查被捕車長的行車紀錄,當時的車速在 30 公里以內,比法定上限 50 公里低得多。涉事的司機被警方指藏有一個「士巴拿」,林錦標解釋指,巴士司機常備小型的士巴拿,是用來調較車輛的倒後鏡。#
4;學者鍾劍華:港人投奔怒海 北京應覺羞恥
- 網絡圖片(看新媒體合成)
12名曾參與反送中運動被捕的香港青年,上月乘坐快艇前往台灣,中途被中共海警截獲,目前被關押深圳市鹽田看守所。事件引發香港和國際迴響。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科系助理教授、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接受媒體採訪時指,港人如今要「投奔怒海」,北京政權應為此感到羞恥。
鍾劍華表示,12名港人因參與反送中被港府檢控,護照或許已被沒收,無法循正常渠道離境,故出此下策;但不管怎樣,香港政府有責任保護港人利益,捍衛港人基本權利。香港和中國大陸是兩個不同的司法區域,特首林鄭月娥作為香港政府領袖,沒有理由袖手旁觀。
鍾劍華指,反送中運動已經充份反映港人對大陸司法制度的不信任,12人被扣押後,港府反應冷淡,甚至宣稱相關罪行屬大陸司法管轄範圍,香港政府尊重並不干預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執法行動。做法令香港人失望。
對於12名港人家屬委託的律師被當局多番拒絕會面,甚至委託律師收到來自國安的「警告」。當局釋放消息指12人涉及嚴重罪行包括偷渡,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更宣稱,12人企圖將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
鍾劍華認為,這是北京政權的「借題發揮」,給香港抗爭者下馬威。另一面,大陸當局的做法令港人反感,對中共政權更加不信任。中央本應安撫香港人對北京的敵意和抗拒,惟當局如此處理事件,只會產生負面效應。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