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09月29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四(01日)上午港聞
1;「沒有國慶 只有國殤」社民連10.1遊行抗議 促釋放12港人
2;英國《衞報》︰港版國安法 臉書谷歌等或已洩漏港人資料
1;社民連10.1遊行抗議 促釋放12港人
十月一日是中共建政71週年,適逢亦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香港民主派政黨社民連成員遊行到港府於灣仔舉行慶典酒會的會展外示威抗議,他們沿途高叫口號,並展示「沒有國慶、只有國殤」等標語,要求釋放12名被拘留在深圳的香港人。
清晨,警方於灣仔附近布防,大批防暴警察駐守,以及有多輛警車停泊,港府為應對突發亦於金紫荊廣場和會展外設置多個大型水馬。
早上7時,社民連成員梁國雄、曾健成和社運人士古思堯等人,在灣仔起步遊行至灣仔會展中心外。大批警員在場戒備,梁國雄帶領成員先為在中國因爭取民主而犧牲的人士默哀三分鐘,之後,梁國雄宣讀聲明。
他批評中共一直嚴厲鎮壓異己,踐踏人權自由,以致政治犯遍及全國,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鎮壓港人五大訴求的抗爭,至今已過萬港人被捕,數以千人被起訴。聲明最後,嚴正要求中共結束一黨專政,還政於民,實行普選,釋放被羈押的12名港人和所有政治犯。
宣讀聲明完畢後,梁國雄將請願信燒毀,但被現場的警員上前將火撲熄。梁國雄表示,以往他會把信件帶到慶典的酒會內,惟議員身份被褫奪,只好以此方式來表達訴求。#
2;英國《衞報》︰港版國安法 臉書谷歌等或已洩漏港人資料
- 網絡圖片(看新媒體合成)
反送中運動持續一年,中共推行《港版國安法》,香港如同籠罩於白色恐怖下。英國《衞報》近日引述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指,Facebook、Google和微軟等科技巨企可能已秘密與港府合作,將香港用戶的資料洩漏。官員認為,這些公司應招認儲存在香港的數據是如何被當局獲取。
《蘋果日報》引述《衞報》報導,港區國安法下,香港政府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交出敏感用戶資料。國安法生效後,Facebook、Google、微軟等科技和社交網站表示,將暫停向港府提供相關數據,並與社運人士和法律專家商討。不過,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質疑,這些公司接到港府的法律要求後,是否有能力不從,以及是否有權向公眾透露接到當局要求的消息。
該名官員說,這類事件或已經發生,但因香港政府限制涉事公司洩露消息,外界無從得知。官員又指,這些科技公司若陷入中共法律體制,等同墮入「黑洞」,會被中共告知,「如果你揭露,我要求索取這些資料,就是犯法」。
對此,Facebook、Google並未回應。微軟方面則拒絕評論上述國務院官員所言,僅表示公司正檢視港版國安法,以理解可能帶來的相關後果,公司過往接到港府的要求為數不多,但目前在檢視新法例中,正暫停回應相關要求。
留學德國致力爭取香港網絡言論自由,有「滑鼠娘娘」之稱的鄺頌晴表示,若自己及其他社運人士多年來使用的社交媒體信息和數據被交到北京手上,會造成麻煩。她說,若Google或其他科技公司遵從國安法,則間接幫助北京和港府鎮壓香港,香港社運人士正面臨個人資料被送中的威脅。#
10月1日下午港聞
3;中秋將至 12港人家屬中聯辦請願促回應訴求
4;英國成香港流亡者樞紐 羅冠聰:盼連結更多國家
3;中秋將至 12港人家屬中聯辦請願促回應訴求
12名參與去年反送中運動的香港青年,上月疑逃亡台灣被中國大陸海警綁架,現關押於深圳已踏入40日,仍音訊全無。9月30日多名家屬趁中秋節前夕到中共駐港機構中聯辦外請願,促請當局將他們的月餅,轉交被關押的親人,及希望能早日返港團聚。
被關押港人的家屬在民主派朱凱廸 、鄒家成陪同下到中聯辦請願。家屬手持「還我仔女」、「不要官派律師」等訴求的海報,哭訴今年中秋未能與被關押的子女及丈夫團圓,以及家屬委託的中國代表律師亦不能與其會面。
李子賢媽媽批評港府對事件置若罔聞,「甚麼都不做,四大訴求無一回應」。她表示,這個「中秋節不快樂」!
黃偉然的太太表示,明日是中秋節,理應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因為丈夫被關押在鹽田看守所,是生是死都不知道,音訊全無,家屬委託的律師被拒絕會面,十分無奈。她今日特地帶來兩個月餅,上面印有丈夫最喜歡的圖案,希望中聯辦可以把月餅送至丈夫手中。
鄭子豪爸爸就指,除了12港人,香港還有很多正在被羈押的社運人士,希望國際社會能伸出援手,關注事件向中方施壓。
不過,家屬於中聯辦外請願,中聯辦沒有派人接收家屬的月餅,家屬最後只能將月餅放在中聯辦外兩米高的水馬圍封外。
12名被捕的港人為11男1女,年齡由16至30多歲 ,包括8月中被警方拘捕、 涉嫌觸犯港版國安法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22歲公開大學學生張俊富、20歲的青年張銘裕、以及21歲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學生嚴文謙等人。#
4;英國成香港流亡者樞紐 羅冠聰:盼連結更多國家
香港多名參與返送中運動的抗爭者因《港區國安法》而流亡海外。9月29日英國媒體報導,由於BNO的政策、中美關係惡化等因素,英國逐漸成為流亡港人的海外樞紐。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說,希望能夠在英國連結更多西方國家支持香港。
英國衛報9月29日報導,由於英國和香港間的文化聯繫、近期英國政府的友善政策,和武漢肺炎疫情下的旅行限制,英國正在成為香港流亡抗爭者的國際樞紐。尤其《港區國安法》實施後,英國政府修改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政策,容許持有BNO的港人,可以在英國居住、工作,進而有機會取得英國公民的身份。
報導指,英國政府預計未來5年內將約有20萬港人循此途徑赴英。此前,羅冠聰、前「學生動源」成員劉康、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職員鄭文傑等人,都已抵達英國,成為流亡者的「先鋒」。
過去不少「天安門事件」參與者和大陸異議人士都選擇流亡美國,但緊張的中美關係,也是流亡者決定去向的考慮之一。
報導引述羅冠聰表示,他不希望香港的民主運動被包含在日益激烈的中美「攤牌」中。他希望在英國連結更多的西方國家,他說「我們需要一個基於價值的社群,來要求中國(共)負起責任」。在香港,遊說外國可能觸犯港區國安法,所以「我們(流亡者)要承擔更多和外國政治力量溝通的責任」。
報導還引述鄭文傑表示,每天約收到10到15個移民英國的諮詢。但英國BNO政策未涵蓋1997年之後出生的港人,不少年輕抗爭者難以受惠於該政策。鄭文傑是「避風驛」(Haven Assistance)創始人之一,橫跨英國、美國、澳洲跟台灣等地的平台,旨在協助港人移居海外。
#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