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0年11月16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周一(16日)上午港聞
1.港府立法強制檢測 區議員、民間組織聯合反對
2;一名警員涉嫌警署內「監守自盜 」被拘捕
1.港府立法強制檢測 區議員、民間組織聯合反對
香港政府立法強制指定社區群組檢測社區羣組檢測,違者可判罰款及監禁。11月15日多名區議員、以及民間組織發出聯合聲明反對,批評有關決定是將政治淩駕尊嚴,質疑當局藉此進一步全面監控港人。
政府訂立《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對若幹人士強制檢測,並於本月15日生效。違例者可被罰款2千港元,及最高監禁半年。
記者會上,公民社會發展資源中心成員歐贊年表示,港府對市民做強制檢測是違背個人意願,以刑法來威嚇港人是侵犯人權;民間亦懷疑港府以此收集香港人的DNA,會否被送中用作政治監控。他又指,港府近年以防疫爲藉口,打壓遊行、集會自由為實。港府霸王硬上弓,只會令市民更擔憂。
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批評,政府強制檢測對醫患關係「百害而無一利」。他擔心,有輕微癥狀的病人不想面臨被強制檢測及罰款、監禁,因此拒絕求醫,反而不利防疫。
荃灣區議員潘朗聰亦指,限聚令599章原做為控制疫情,卻成為「港府在非常時期下的恐懼」,政府持雙重標準,記協申請遊行不獲批,親共團體卻可在全港各區擺設街站。他質疑,政府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記錄人的行蹤,「是邁向健康碼、全民監控的開端」。#
2;一名警員涉嫌警署內「監守自盜 」被拘捕
香港警方11月14日表示,一名29歲的警務人員在其工作的警署內,涉嫌盜竊一批行動裝備、相機電池、罐頭食物等物品在灣仔被拘捕。
消息指,被捕的警員姓黃,29歲,任職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督察。案發於今年8月至10月期間,有警務人員發現,放於灣仔軍器廠街一號警察總部的辦公室內,一批行動裝備不翼而飛,懷疑被同袍偷去。經灣仔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後,拘捕了29歲姓黃的高級督察,現時他已被停職。據稱,被偷去的物品包括:頭盔及手套、相機電池、鮑魚罐頭等物品。
警方表示,警隊非常重視人員的操守,任何人員幹犯違法行為,警隊絕不容忍和姑息,定必嚴正處理,進行刑事調查及紀律覆檢。
對此,有網民紛紛留言諷刺指,「警賊!最無紀律部隊!」、「又要麻煩律政司出手撤控」、「佢係愛國督察,盡得中國精粹。」、「黑警再做更多美化包裝都冇用,香港警察腐敗已經人所共知」。
去年,累次出現警員犯法,值得注意。
据报道,2019年5月一名参与破获此次毒品案的西九龙总区警署反黑组警长(士沙)涉嫌私吞25公斤冰毒被捕。事发于5月7日凌晨,1名参与破获亿元毒品案的西九反黑组警署警长涉嫌监守自盗,疑私吞约2公斤冰毒转售图利,至7日完再多1名同队男警被捕,令被捕警员增至2人。
另有消息指,2019年3月在大埔區拘捕一名33歲姓劉男警務人員,涉嫌「盜竊」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失卡事主是一名交通警,發現其信用卡被盜,有9次碌卡記錄,於是報案及取消該張信用卡效用,並申請了一張新信用卡。但當事主外遊時,「又發現有可疑交易,原來銀包內嘅新卡被人換咗自己之前唔見嘅舊卡,肯定係自己人做,所以又報警。」前日報案後,警方昨日拘捕一名懷疑涉案的警長。
以上事件震惊警队,据悉「一哥」邓炳强感震怒和痛心,下令彻查,即时检视涉案警长及其小队所接触过的案件和人物。#
11月16日下午港聞
3;8傳媒工會去信林鄭 促開放查冊 撤蔡玉玲控罪
香港電臺編導蔡玉玲,因製作元朗 7.21恐襲特輯查冊車牌,遭警方起訴2項「虛假陳述」刑事檢控。11月16日,8個香港傳媒工會和組織去信特首林鄭月娥希望緊急約見,要求政府督促各部門開放查冊,傳媒可以新聞活動作為申請原因。撤銷對蔡玉玲的控罪。
公開信指,《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編導蔡玉玲,因查詢車輛登記資料被指虛假陳述和被刑事檢控,令業界憂慮,擔心記者追查真相的同時有機會「查冊變入冊」。團體認為,林鄭月娥多次公開表示維護新聞自由,尊重記者採訪,政府應恪守維謢新聞自由,保障公眾知情權。
公開信還指,向政府部門查閱車輛、公司、婚姻、土地等資料,是新聞由來以久的做法,但相關部門以防止資料被濫用收緊申請要求,變相令查冊作為新聞用途有法律風險,強調追查真相屬傳媒天職,過往有不少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報道,包括政府高官僭建及選舉舞弊等事件,均透過查冊方式揭露,政府不應以行政手段為記者查冊設立重重關卡,阻礙記者調查真相,削弱傳媒監察的角色。#
4;林鄭提請中共人大DQ4名議員 鍾劍華發文評擊
中共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對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增加新規定,4名泛民主派議員即時被褫奪議席。香港政府亦宣佈即時DQ4名立法會議員。餘下的民主派十幾位議員隨即宣布總辭抗議政府。事件震驚社會,據稱,今次人大議案是由特首林鄭月娥提議,而林鄭事後更表示興奮。香港理大應用社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在其社交平臺發文抨擊事件,批評林鄭的興奮未必反映建制派的心聲;如果立法會變成一言堂,整個局面會將變得何其難堪!
文章指,97主權移交後,香港人已看清楚所謂建制派的真面目。去年爆發的反送中,其中一個原因是建制派盲目支持港府,完全不理會市民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當時連代表商界的自由黨,雖知不少在國內投資的港商均擔心修例,但去年百萬人遊行反對後,自由黨仍聲稱會在二讀時支持草案通過,鼓勵政府強為,結果觸發了這場抗爭運動。
一直以來,建制派以北京馬首是瞻,對香港人的意見置若罔聞,「硬著頭皮支持政府,把不合理說成合理,以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明天又可能打倒今天的我。這就是建制派」。建制派議員以「有責任支持特區政府有效施政」的荒謬說法縱容政府。令政府為所欲為,完全不受制約,這非「有效施政」,而是「制度失效」;說明作為民意機關的立法會已被閹割。
鍾劍華稱,雖然立法會議員來自不同黨派,但都應為其代表的選民及社群反映意見,代表人民監察政府,更須本著良知和專業經驗來作出政治判斷。在民主制度之下,即使身為當權政黨的黨員,在議會內都不一定要支持政府的議案。北京不斷扭曲香港社會符合文明社會的那一套政治倫理,才出現這種「奴才型」的建制派,造成立法會被閹割的情況。
身為建制派班長的廖長江呼籲泛民議員要做「忠誠的反對派」。鍾劍華認為十分可笑,如果在議會內只能忠誠於政權,那根本就不是反對派!反對派就是要代表市民監察政府,忠誠的對象是選民而不是政權。
不過,他認為「忠誠的建制派」這種政治怪胎還是存在的,他們只忠誠政府,政府要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如果官意與民意相抵觸,還是無條件支持政府,否則便不符合「建制派」這個字眼。
鍾劍華還表示,失去民主派的立法會,肯定不會再有反對的聲音;他預計在一些小問題上,或有建制派人士做做樣,矇騙香港人。個別建制派議員也許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講些反對的話,但最後還是看政權臉色。他形容是逢場作戲,香港人不要當真。。
對於建制派議員表示「以後要挺起腰骨」,鍾劍華分析,這說明了建制派議員一向都沒有腰骨!當年董建華做特首的時候,計劃廢掉兩個市政局。建制派第一大黨在明知政府數夠票的情況下,假扮要回應民意,說要投票反對取消兩個市政局。他們的算計是,即使投反對票,也不會影響政府的決定。但當民主派議員趁著建制派人數不足,突然取消發言,讓議會可以進入程序,建制派議員唯有硬著頭皮拉布,等其他建制派議員回到議事廳,保證夠票通過,讓那一幕「建制大黨扮挺起腰骨」的鬧劇繼續上映!
鍾劍華認為,口頭上反對政府,到頭來還是支持,鬧劇在過去二十多年上映了不知多少幕;他質疑,是誰幾十年來吹牛說支持集體談判權,卻在廢除立法已通過的集體談判權上投下了支持政府的票。
他最後指出,港人廣泛反對的明日大嶼填海和大灣區投票這些議題,建制派更不會有腰骨反映民意!「幾乎可以肯定,這班沒有腰骨可挺的建制派,肯定可以搞到㐂娥高潮迭起,覺得特別興奮!」#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
訂閱【看新媒體】打開小鈴鐺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