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1年02月04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上午港聞
1;休班警追截港鐵「跳閘」青年 美籍銀行家協助逃走被控襲警
2;英國BNO移民設安全審查 須申報是否任職警隊等公職
1;休班警追截港鐵「跳閘」青年 美籍銀行家協助逃走被控襲警
35歲美籍銀行家前年12月在港鐵站內,阻止休班警員追截懷疑「逃票」的青年,被控襲警罪。案件2月3日在東區法院第二次審訊。由於關鍵證據的港鐵站閉路影片已遭警方銷毀,辯方提出審訊對被告不公平,申請終止聆訊;辯方亦質疑警方在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向證人頒獎及支付現金的原因。裁判官將案件押後至3月處理。
案情指,35歲被告Samuel Bickett,於2019年12月7日在銅鑼灣港鐵站F出口,襲擊休班警員以及男子盧志強。據悉案發時,休班警正在追截港鐵站「跳閘」的一名青年男子,被告涉嫌幫助青年逃走。
辯方供詞中指,港鐵閉路電視鏡頭能夠顯示休班警襲擊一名男青年,警方於事發日取得法庭令,搜查港鐵公司,但警方觀看了港鐵閉路電視影片後,修改再搜查令,「針對性地」排除了拍攝到閘口的影片,導致相關片段被銷毀。警方亦書面承認,有意銷毀了第一組閉路片段,僅向法庭提供了第二組片段。
控方解釋,港鐵用自己系統才可以播放片段,所以在警方搜證後,從港鐵得到認為有用的片段轉換成可讀檔案,原檔案因日期久遠,被港鐵系統自動刪除。
辯方再指,被告去年7月向法院提交案件的主要攻擊者和原告警察違法的大量證據,警方卻在一周後的8月6日,突然向目擊證人盧志強頒「好市民獎」,並支付獎金。辯方質疑警方此舉的時間點,且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同時,警方及律政司拒絕提供頒獎過程的相關文件。
裁判官林希維聽取雙方陳詞後,基於兩項爭議決定於3月31日先處理辯方終止聆訊的申請,若不獲法庭批准,案件將於4月23日繼續聆訊,控辯雙方將傳召證人出庭作供。#
2;英國BNO移民設安全審查 須申報是否任職警隊等公職
英國政府上月底開始實施BNO護照簽證,讓合資格港人申請前往英國定居。隨即不少港人陸續籌備移民,有港媒發現,BNO簽證的申請表設有至少五項「安全審查」,包括必須申報是否任職警隊、政府、媒體甚至法官,以及是否牽涉戰爭罪行等。有分析認為申報具針對性,目的為審查申請人與政權的關係。估計曾參與鎮壓反送中等社運的防暴警察,很大機會不獲批。
《蘋果日報》報導,BNO簽證網站的申報表中,有多條問題涉及申請人背景的「安全審查」,申請人要聲明過去是否牽涉戰爭罪行、恐怖活動;是否極端組織成員,或曾發表極端言論;須就「良好品格」及「工作經歷」兩項作出聲明,回答過往有否參與任何危害英國國家安全行為等;在「工作經歷」方面,亦須申報現在及過去是否任職某些職業,包括警察、情報機關、政府工、媒體、甚至法官及裁判官也在申報範圍。
英國港僑協會創會主席鄭文傑表示,相信英國當局是用作篩選「同政府打壓關係密切」的申請人,如果剔選項「是」,便會觸發官方繼續追問,最終根據申請人的回答,再衡量准許入境的風險。但他相信英國不會「一刀切」,拒絕所有相關人士申請。
鄭文傑認為,若只是擔任文職警員,審查風險會較其他警員低。但若是參與鎮壓反送中的防暴警察,已被不少國際人權組織批評濫用暴力;英國有可能基於國家安全、以「沒有良好品格」為由拒絕批出移民申請。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副教授陳家洛指,英國官方的立場清晰,BNO移民並非「中門大開」,會以多項審查杜絕有人「渾水摸魚」;當局的態度是只歡迎真正擁抱民主自由、反警暴的人士入境。#
2月4日下午港聞
3;通識科大改動3分2課程著重國情教育 教協:灌輸式國教
4;中共促加強港澳兒童國家認同 少先隊模式將植入香港澳門
3;通識科大改動3分2課程著重國情教育 教協:灌輸式國教
香港教育局2月2日向全港中學發出通函,公布「優化」高中核心科目課程和評估詳情,以及展開學界問卷「諮詢」,之後交給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的核心委員會考慮。預料課程最快9月實施,並於2024年文憑試生效。
身兼通識科教師、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表示,通識科改動後,三大主題中兩個涉及國家發展,明顯以國家為本。學習重點只提國家「貢獻」、「成就」、國力提升,強調學生國家身份認同等,已改動至面目全非。學生根本無法全面認識、學習正反思考,與原有的通識理念背道而馳。他批評,新科只為達到政治灌輸式的教育。
香港高中通識科將於今年9月被徹底重整,當中六大單元改為三大主題,由原來通識科的六大單元,其中的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改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明顯強調國民身份認同及國情教育,佔課時約三分之二,內容包括教授「總體國家安全觀」、「港版國安法」、國家不同領域成就等。#
4;中共促加強港澳兒童國家認同 少先隊模式將植入香港澳門
中共中央2月3日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文件,指要強化對少年兒童的政治啟蒙、價值觀塑造;還要加強和港澳台相關組織的交流合作,增強三地的少年兒童對國家、民族和文化認同感。有評論指,中共想將少先隊模式植入香港和澳門,對下一代進行洗腦。
「少先隊」全稱為「中國少年先鋒隊」,是中國共產黨創立的少年兒童群團組織,成員介於6至14歲,幾乎所有的中國小學生都會入隊。少先隊的章程表示,組織的目的是要「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香港《眾新聞》報導,有關文件指出,要「加強與港澳台少年兒童組織、機構的交流合作」,「增強港澳台少年兒童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還指少先隊要和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少年兒童組織、機構的友好交往。
中共中央還指,全面加強少先隊工作,目的是強化對少年兒童的政治啟蒙和價值觀的塑造,引導少年兒童為共產主義而奮鬥,對確保共產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和後繼有人,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而少先隊的工作原則,則是以習近平思想為指導,培養兒童、少年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並引導少先隊員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有評論認為,中共此舉凸顯司馬昭之心,想將少先隊模式植入香港和澳門,從兒童開始進行全面的洗腦教育,待這一代人長大後,成為「又紅又專」的黨幹部,批鬥上一代參與抗爭運動的老香港,製造內部分裂,「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中共旁觀,坐享漁翁之利。#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3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