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1年02月09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上午港聞
1;港府不承認雙重國籍 英領館:或無法提供領事協助
2;終院裁定港府勝訴 撤黎智英保釋須續還押
1;港府不承認雙重國籍 英領館:或無法提供領事協助
英國政府上月實施BNO護照新簽證,讓合資格港人申請移居英國。中共和港府隨即宣佈反制,不承認 BNO 作爲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盛傳北京將《國籍法》引入香港,禁止港人持雙重國籍。2月8日,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發出對香港旅遊新指引,稱港府已不承認雙重國籍,即持英國護照入境香港的人士,將被視作中國公民,英國或許將無法提供領事協助。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於網站更新表示,獲悉香港已與中國其他地區看齊,不承認雙重國籍,同時擁有英國和中國國籍的人士,即使以持英國護照進入香港,也可能會被視爲中國公民。英國領使館在此情況下,或無法提供領事協助;還提醒,若果已放棄中國國籍的人士,入境香港時應攜帶有關證明。
香港入境處網頁指,“無論有否持有外國護照,均屬於中國公民”,上述人士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不得因持有外國證件而享有外國領事保護的權利”;該做法同樣適用於透過“居英權計劃”獲得英國公民身份者,除非向入境處申報更改國籍,否則仍被視爲中國公民,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不得享有英國領事保護的權利。
英國外交部表示:“香港當局不讓英國探視被關押的雙重國籍人士,這是英方自1997年以來持續提供的協助,做法不正確。英國和國際社會呼籲香港當局立刻恢復對公民的探視權。”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約翰.派帕特森(Johnny Patterson)批評,“停止承認雙重國籍只會適得其反。阻止不了香港人持BNO護照離港,只會產生寒蟬效應,讓香港的聲譽更受傷害。”
香港民主黨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劉慧卿認為事件很奇怪。她指,中央和港府至今仍未正式公佈,港府一向容許港人擁有雙重國籍,若是已改變過去做法,應盡快向港人交代。#
2;終院裁定港府勝訴 撤黎智英保釋須續還押
香港終審法院2月9日宣佈裁決,就港府律政司覆核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獲准保釋的案件,5名國安法指定法官一致裁定律政司上訴成功,黎智英被撤銷原來的保釋,須要繼續還押。
2020年 12 月 23 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欺詐、以及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獲高院指定法官李運騰批准保釋,律政司隨即向終院申請。
上訴案由5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分別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常任法官李義、霍兆剛,非常任法官陳兆愷、司徒敬。
首席法官張舉能在判詞中指,國安法第42條對保釋的門檻,較一般香港法例嚴格得多。前者著眼於如被告獲准保釋,會否繼續干犯危害國安行為的風險。終院認為兩者起點截然不同,開宗明義指出不得准予保釋,除非法官有「充足理由相信犯罪嫌疑人或被控人不會繼續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故此裁定律政司一方上訴得直,並擱置其批准黎智英保釋的裁決。
黎智英聽取裁決後表現平靜,他站在犯人欄向公眾席揮手告別,前來聽審的黎智英太太及女兒相擁落淚。黎智英的律師團隊表示,將會代表黎智英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
2月9日下午港聞
3;黎智英續還押 張達明:終院「投降」承認人大決定等同法律
4;香港富人子女退學移民 國際學校債券大跌價
3;黎智英續還押 張達明:終院「投降」承認人大決定等同法律
香港終審法院2月9日裁決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案件的保釋,須繼續還押監房。判詞闡明法院無權針對國安法進行違憲審查。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向《立場新聞》表示,變相若有條文違反人權,香港法院一樣「無得拗」,直言「終審法院已經投咗降」。
張達明表示,雖然終院判詞有清楚訂明國安法屬特別例外情況,不適用一般「有利保釋的假定」,但他認為,法庭往後實際操作與之前分別未必太大。
對於終審法院判詞所指,《港區國安法》由人大及人大常委會根據《基本法》條文訂立,香港法院就國安法合憲與否沒有司法管轄權。
張達明認為,是次終審法院判決最大影響,在於判詞顯示終審法院已「接受現實」,承認人大或常委的決定就等同法律,法院無權進行違憲審查。
張達明還指,今次判詞首次明確推翻 1999 年「吳嘉玲案」,指終審法院有權審查人大決定有無違反《基本法》原則;而今次判詞亦適用於其他國安法條文,例如不設陪審團審訊,不限於保釋問題,他坦言「如果中央要話白係黑,你都要跟,法院都無權審理你有無違反《基本法》。」#
4;香港富人子女退學移民 國際學校債券大跌價
香港政局不穩,令不少香港人加快移民腳步,近日多間國際學校更湧現富人子弟辦理退學,有國際學校債券轉讓公司向媒體表示,退學潮引發二手學校債券及本金劵大跌價。
《蘋果日報》報導,記者以顧客身份向多間國際學校會籍投資公司查詢,發現過往連高官子女及富二代「爭崩頭」入讀的漢基國際學校,因不少家長急於出售學校會籍移民,令二手債券由市價1,200萬港元,大幅下跌超過一半至500萬;弘立書院的債券價格,亦由高峯期約800萬元,下滑至480萬元,跌價近四成。
另外,英國著名學府、被譽為「貴族學府」的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二手債券最高叫價600萬元,現時亦大跌300萬至330萬元,跌幅四成五至五成。
有會籍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由於香港政治環境轉差,令不少香港家庭選擇退學移民;持外國護照的中國內地富豪家長,亦寧願將子女送往外國學校寄宿。
香港教協副會長、前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國際學校二手債券市場價格下跌,主要原因在於香港政治環境轉差,即使部份跨國公司將員工派駐香港,員工亦未必會舉家來港生活。加上武漢肺炎疫情,亦有一部份外籍家庭避免學童因停課影響學業,遷回原居地上學。#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