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Daily News 港聞每日焦點(02月24日 周三)

970×90

【看新媒體202102月24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上午港聞

1;港府修例  區議員須宣誓效忠特區政府

2;香港機場新增人臉辨識閘口  資料可送第三方

1;港府修例  區議員須宣誓效忠特區政府

中共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定義落實「愛國者治港」言論後,223日香港政府隨即宣布修訂草案,要完善公職人員宣誓安排,要求區議員宣誓須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政府,違誓者將被取消資格及5年內不得參選。預料多名民主派區議員將被取消議席。

政制及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於記者會上講解及列舉出9類行爲屬違反誓言,包括:危害國家安全、支持港獨或自決、尋求外國干預香港事務、 以非法手段強迫或威嚇行政長官改變政策、無差別地反對政府議案、組織對抗中央和特區政府的「變相公投」 等。港府於周五將條例草案刊憲,下月17日提交立法會,獲通過後即時實施。

曾國衞還指,有4名現任民主派區議員梁晃維、袁嘉蔚、岑敖暉及鄭達鴻,因去年曾參選立法會時被取消資格,在條例通過後,其區議會資格亦會受影響。

相關的4名區議員批評,港府意圖將反對派排除於香港的政治體制外,他們表示即使被DQ,亦會堅持在不同崗位上,繼續為民主、自由、法治和人權發聲。

香港資深大律師、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認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的說法,反映北京要在香港建立一套「可被操控的選舉方式,去包裝一個實則是委任的制度」,將不符合「愛國者標準」的政治人士排除政治體制之外。

夏寶龍之說法與《基本法》第4568條訂明,予港人可循序漸進普選之承諾有相當大分別,現時要待3月兩會召開,觀察北京有什麼動作。梁家傑坦言,日後民主派之參政空間只是「肉隨砧板上」。#

 

 

2;香港機場新增人臉辨識閘口  資料可送第三方

香港機場15日新增自助登機閘口,設置了「人臉辨識」技術,以驗證乘客身份。機場管理局更在推出新措施前夕,修改了私隱條款,可將收集所得的乘客資料傳送第三方供應商。外界擔憂當局利用相關技術加強監控,乘客的私隱度會被降低。香港軟件工程師、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認為,當局此舉令人不安,乘客在機場被人臉識別後,可以被追蹤日後的行蹤。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香港機場繼2018年增設自助保安閘口後,在15日再新增自助登機閘口,以「人臉辨識」技術驗證乘客身份。首批設於一號客運大樓10號至36號,其它閘口將繼續分階段完成安裝工作。該台記者發現,與閘口相關的私隱政策聲明亦在14日作出更新。

新版的私隱條款寫明,獲機管局委聘的「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可獲提供個人資料。而舊版的條文則標明,除非得到乘客先前同意,機場不會向第三方提供個人資料,而且只會向第三方提供匿名資料,第三方無法辨識乘客身份。但新的版本就新增用途包括「保障航空及機場保安」,未有詳解「保安」的意思。

當記者向機管局詢問,可獲得乘客人面辨識資料的「第三方」是誰時?機管局則拒絕披露。

香港軟件工程師、兼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表示,機場的人臉識別,技術上可以追蹤乘客以後的行蹤,這令人感到害怕。他強調當局刪除了「匿名資料」的相關條文,令人生疑,機管局很可能降低了對個人資料的保安度。舊版本的條文有規定將乘客資料先做匿名化處理,再做統計資料分析,但現在沒有了這個規定。

至於當局稱收集到的資料會在航班離港7天後刪除,黃浩華質疑當局很難確保第三方也按時刪除相關資料,因此認為應該保持匿名化。

民主黨前立會議員尹兆堅則批評,當局與供應商有令人生疑的關係,又認為當局增加監控及鉗制。尹說:機管局的做法「鬼祟」,不願意說誰是辦者,給人一種瓜田李下,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擔心登機前的「人臉辨識」會否是另一種監控手段多於其它目的。#

 

 

 

下午港聞

3;民研調查:香港社會、自由及法治等多項指標偏低

4;牛津學者:港人移民普遍獲英歡迎 長遠不乏就業機會

3;民研調查:香港社會、自由及法治等多項指標偏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223日公布「香港社會、自由及法治」狀況調查,顯示整體指標分數普遍偏低,其中「出入境自由」、「學術自由」、「平等」、「社會福利」等多項指標更創1997年以來的新低。尤其法治方面,新上任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首個民望評分,僅得42.5分,創下2001年以來的新低。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香港民意研究所在22日至5日期間,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18名受訪者,以0-10分,就香港社會、自由及法治狀況評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上任後首個支持度,得分只有42.5分,比較前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的57.1分,下跌14.6分。「法庭公正程度」和「司法制度公平程度」的得分皆低於5分。

註冊社工黃子瑋認為,分數反映港人關注張舉能處理「黎智英案」的手法。張舉能在任職前曾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讓市民感到不理解,加上黎智英不獲保釋,令市民質疑法庭或首席法官未能捍衛市民保釋的基本權利。

在社會指標分數方面均低於6分,5項核心包括「自由」、「安定」、「繁榮」、「法治」及「民主」介乎4.275.02分,而「社會福利」、「效率」和「平等」、以及「出入境自由」的多項評分亦創下1997年以來新低。

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自2018年起,民運人士或反華形象鮮明人士被拒絕出入境的個案日漸頻密,加上早前中英就BNO一事爭持不下,認為數據反映港人對BNO爭議的關注。#

 

 

4;牛津學者:港人移民普遍獲英歡迎 長遠不乏就業機會

英國政府上月實施BNO護照「51 移民」新簽證,讓合資格港人申請移居英國。223日起,港人亦可透過手機 App上網申請,無須申請人親身前往簽證中心。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 Peter Walsh 向網媒表示,雖然英國人一直不大歡迎移民,但對香港人的態度卻不一樣,情況十分罕見。

英國牛津大學移民研究學者 Peter Walsh表示,近月許多已來英國的港人難以求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疫情影響。雖然就業市場前景仍未明朗,但長遠而言,無論是低技術還是高技術的香港人,都會有求職空間。

他指,低技術港人主要受惠於英國脫歐後、許多歐洲勞動人口須離英而留下的空缺。 認為現時英國對低技術人口的需求很可能比高技術人口更高。

他還指,根據2020 底兩份英國政府發布的文件,顯示亦有不少高技術職位面臨人手短缺,當中包括土木工程師、機電工程師、電腦程式員、網頁設計師以至建築師、藝術家等。Peter Walsh 指,英國預期持 BNO簽證移英的港人可以填補這類空缺,為英國帶來利益。

Peter Walsh 承認,英國不少人向來對移民感覺不佳,一般而言有達七成英國人反對新移民。不過對於香港人,英國人的態度卻不相同。今年 1 月,英國市場調查公司 YouGov 發布調查指出,約 2/3 的英國人支持 BN(O) 簽證。#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