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年經歷反修例運動,北京再強推《港版國安法》,令香港的多所大學在世界排名相繼下跌。近日有傳言香港城市大學有意改名為“華南大學”或“南洋大學”的消息,近九成師生表明反對。城大學生與資深教授同聲對美國之音表示,校名去掉“香港”兩字有融入大灣區“去香港化”、向中共政治表忠的意圖,一旦開啟先例,教育服膺政治將不利於大學獨立自主與學術自由,也將失去辦大學作為社會良心的意義。
一位不願具名的香港城市大學在校生向美國之音表示,香港城市大學於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第48,僅次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打從他入學開始,校長一直是台灣人,有段時間系主任也是台灣人,連圖書館館長都是台灣人,故城大有有“小台灣”之稱。此外,城大的學者教授來自於世界各地,其國際化程度就像是香港本身的縮影。
該學生還指,聽到學校要改名為“華南大學”、“南洋大學”,他感到很悲傷和遺憾,認為在港版《國安法》下,有部份學者甚至城大的高層附庸香港中國化的趨勢,有明顯的政治動機,是一種政治諂媚跟政治效忠。
前城大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城大要改名可能有兩個因素,一是希望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但“城市大學”的名稱在很多國家可能屬於二流的大學,所以校方對這個名稱不太滿意;第二是,香港城市大學跟香港本地幾所經費較為充裕的研究型大學不同,政府希望城大跟理工大學一樣,成為應用型大學,但城大校方不滿意安排,因此希望改名。
鄭宇碩還表示,大學改名本來無可厚非,但《國安法》通過後的時機點、傳出改名及去掉“香港”兩字,確實可能有向中共政治表忠的意圖,就如日前有超過3萬名的香港警察自願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警察協會的成員一樣,“華南大學”的名稱也是有意將香港的大學融入到大灣區,以“大灣區”為主體,“香港”這個名稱就會削弱。
香港時評人桑普認為,城市大學的改名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他擔心不出幾年時間,香港幾所大學等,可能都會去掉“香港”開頭的兩個字,以移除港英時代或香港的標誌,改為中國方式命名,現在看起來有這樣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