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媒體2021年04月29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上午港聞
1;港警推行新手機應用程式「行咇易」 截查市民身份資料
2;調查:近60%港青希望移民 對香港未來樂觀不足3分
1;港警推行新手機應用程式「行咇易」 截查市民身份資料
香港警隊將於5月 7 日起推出「行咇易」的新流動應用程式,來截查市民的身份證或護照資料。警方稱,有關程式快捷及減少人為出錯,使警員在巡查時,可即時知道被查者是否通緝犯或失蹤人士等。又指,警方有措施保障市民的資料不會外泄,以及避免警員濫用。
警方發言人表示,過往警員在截查市民身份時,需要透過指揮及控制中心人員來核對證件,需時4至5分鐘,以「行咇易」可提升執法效率,則只需15秒,除了減少對市民的不便,亦可讓控制中心人員專注處理 999 求助個案。新程式將於下周三起,分階段先讓 1200 名前線警員試用,日後再擴展至所有機動部隊及軍裝巡邏小隊。
警隊早前透過招標形式聘請公司研發「行咇易」,該程式是採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警員以手機鏡頭對準身份證或護照,即可自動辨認證件上資料,包括中英文姓名、證件號碼、出生日期、性別等;程式亦可掃描港澳通行證上的二維碼。
警方發言人指,「行咇易」的頁面有浮水印,顯示警員編號,警員在使用前要登入警隊內聯網,使用程式期間,手機截圖功能會被禁用,手機讀取資料後亦會即時上傳到警隊伺服器,傳送過程「點對點加密」,程式無法讀取證件的晶片資料,也不會拍攝和儲存圖像。發言人強調,警隊有嚴格機制,如發現有人違規,可面臨紀律處分。#
2;調查:近60%港青希望移民 對香港未來樂觀不足3分
- 調查:近60%港青希望移民 對香港未來樂觀不足3分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受獅子會委託進行調查,了解香港青年對未來的看法。4月29日,獅子會發表報告指,近六成香港青年希望離開香港,到中國以外的地方發展。
調查於今年3月至4月期間,以問卷方式訪問了803位15至30歲的香港人,結果顯示,有57.5%的受訪者表示,希望離開香港到中國以外的地方發展。只有6.5%的受訪者認為,在大灣區工作與在港工作無異,亦願意到大灣區工作,反映到大灣區工作對本地青年無吸引力。
調查指,香港青年對自己個人及香港社會未來發展感到悲觀,以10分為滿分計算,受訪者對「自己未來整體生活發展」評分僅有4.76分,對「香港社會未來的樂觀程度」只有2.95分。近40%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畢業後有「一半機會」可以從事理想工作,更有25%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畢業後一定或多數無機會從事理想工作,較2018年的調查結果上升超過兩成。
近55%受訪者認為,「學歷」是影響未來生活的重要因素,其次為投資理財能力,有近70%受訪者同意懂得「理財投資對青年人向上流動十分重要」,但不足5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理財及人生規劃的能力。被視為人生「終極目標」的買樓,調查中有90%的人認為自己目前沒有能力置業。#
4月29日下午港聞
3;首宗國安法案 23歲唐英傑再提訊 控方須恐佈活動罪證明控罪
4;懲教署去年每日平均關押人數兩千 創近十年新高
3;首宗國安法案 23歲唐英傑再提訊 控方須恐佈活動罪證明控罪
23歲唐英傑於2019年7月1日,駕駛插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的電單車,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案件4月29日高等法院再提訊,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開庭處理控辯雙方就控罪元素的爭議,裁定就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控方毋須證明是否涉及暴力元素; 而恐怖活動罪,則要求控方須證明控罪元素。
處理國安法指定法官分別為彭寶琴、杜麗冰及陳嘉信。法官陳嘉信甫開庭即指,法庭就兩個控罪元素爭議需控辯雙方協助,分別為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暴力」是否屬須證明的控罪元素;而就恐怖活動罪,控方又是否需要證明「造成或者意圖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控罪元素。
法官又下令控方,須於 5 月 31 日或之前,呈遞書面開案陳詞,當中須列明被告被指控所作出的煽動行為、被指煽動行為所造成的影響、以及被告被指作出將香港由中國分裂出去,或非法改變香港或中國法律地位的行為。
代表控方的律政司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表示,就「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根據國安法第 20 條,控方毋須證明是否涉及「暴力」。而恐怖活動罪,根據國安法第 24 條,已列明 5 個相關行為,認為控方只須證明被告干犯條文所指 5 個行為的其中一個,已等同證明被告干犯恐怖活動罪。
3名法官最終裁定,就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控方毋須證明是否涉及暴力元素;而就恐怖活動罪,法官裁定控方須要證明「造成或者意圖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控罪元素。相關案件已排期於6月高等法院開審。#
4;懲教署去年每日平均關押人數兩千 創近十年新高
香港懲教署4月28日公佈去年工作報告,指反送中以來,被拘捕的個案陸續進入司法程序,還押在囚人士的數目增加,2020年每日平均還押人口接近2,000人,創下近十年新高。
懲教署表示,還押在囚人士,由2011年的1,436人,上升至2020年的1,962人,增加37%。2020年單日還押人數最高達2,195人,較2011年的1,582人多613人,增加39%。
由於去年上半年香港疫情嚴峻,案件審理工作受阻,去年全年因還押及定罪收納至懲教院所的人次較2019年減少16%,由14,224人次下跌至11,967人次。
21歲或以上男性的還押在囚人士升幅最大,由2011年每日平均1,023人,上升至2020年的1,521人,增加49%。其次是21歲或以上女性,由2011年每日平均234人,上升至2020年的281人,增加20%。
懲教署表示,因於21歲或以上還押在囚人士大增,對荔枝角收押所和大欖女懲教所造成極大壓力。署方已按計劃分批將部分還押在囚者,分別轉移至赤柱監獄及羅湖懲教所。#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