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分析 香港樓市「十年豪宅變茅屋」
【看新媒體2021年0月31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香港資深銀行家、恒生大學客席副教授吳明德博士,近日在其網台節目指出一個驚人觀點,他認為香港樓市「十年豪宅變茅屋」,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大環境已出現重大變化,香港地產面臨長時間的跌勢。
吳明德博士5月27日表示,香港樓市在1997年至2003年的SARS疫情,經歷了6成3的下跌。自此樓市卻一路攀升、高居不下,他認為背後有幾大推動力。當年港府凍結所有公營房屋的售賣,導致供求出現大改動;同時,北京推出「優才移民計劃」和「自由行」,令香港的零售業大幅度增長。而「優才計劃」下,只需750萬港元的投資就可移民來港,吸引了很多中國權貴來香港投資,自由買物業。
吳博士指,當年恰逢中國加入世貿,成為「世界工廠」,使內地人均的GDP在之後二十年增長了十倍。前兩任中共領導江澤民和胡錦濤均採取「悶聲發大財」政策。他說:「很多內地人富裕了,見到香港的政治發展仍是『一國兩制』,私有產權有保障,加上與國內的制度不同,變成將現金都抽來香港投資。」此外,港府於2004年推出取消遺產稅,以致全球要規避「遺產稅」的人,都被香港「一國兩制」的保護所吸引,「因此大量世界資本湧入這個相對細小,卻有自由貿易和自由流動的香港。」
吳博士續指,2008年雷曼兄弟「爆煲」引發金融海嘯,但由於美聯儲採取減息和量化寬鬆,令資金周圍流竄,加上中國08年也用了4萬億刺激經濟,這個倍數效應令權貴身家水漲船高,香港樓市在短暫調整後得到急速反彈。
吳博士提出疑問指,這些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等因素,都是令香港地產業過去20年蓬勃發展的原因。但現時這些是否還存在?他認為,自《港區國安法》後,一國兩制已經無機會存在;官商合作不再供應土地;香港自由行和優才移民亦失去以前的動力,權貴也不相信香港能夠繼續像過去一樣。這些會加速香港地產的投資價值完全褪色,導致香港未來豪宅市道將面臨長時間下跌,回復到類似97至03年的情況,他提醒投資者須慎密留意。#◇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