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品牌籌劃 廣告 媒體發佈 宣傳活動 形象代言 查詢聯絡:WhatApp+852-2117 0055 / info@visionvnm.com

HK Daily News 香港新聞每日焦點(6月07日週一)

970×90

【看新媒體2021年06月07日訊】(香港記者屏潔綜合報導)上午港聞

 

1;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捕超過1日獲釋  斥以言入罪 阻嚇港人悼念六四

2;首宗違國安法案  唐英傑被增加「危險駕駛致身體受嚴重傷害」罪

 

 

1;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捕超過1日獲釋  斥以言入罪 阻嚇港人悼念六四

香港警方於六四早上以涉嫌“宣傳或公佈未經批准集結”罪拘捕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直至6月5日下午扣留逾30小時後,鄒幸彤才獲保釋離開荃灣警署。她批評當局“預防性”拘捕,阻止她前往維園,完全是以言入罪。

 

鄒幸彤被捕後,一度被帶往中區警署,之後扣留在荃灣警署。6月5日下午約5點,她獲准保釋。在步出警署時,鄒幸彤獲得在場市民的鼓掌支持。鄒幸彤表示,警方今次“預防性”拘捕她,顯然是要阻止她進入維園悼念六四,同時製造寒蟬效應,恐嚇香港人不要去維園或銅鑼灣悼念,甚至不讓點亮燭光,她批評警方的邏輯荒謬,拘捕理據不充份。

 

鄒幸彤還向參與打壓的執法人員放話,要求他們睜開雙眼看清自己的行為,呼籲不要再躲在公安條例後面,這是在幫劊子手抹去罪行,幫屠夫政權洗白歷史,是在32年受盡冤屈的受害人的傷口上灑鹽,更是幫助鞏固不公義的一黨專政。

 

另外,為阻止民眾於六四當晚聚集,港府出動7千警力全城戒備,除了封閉維園,封鎖由九龍至維園的過海隧道,甚至警方在鑼灣、旺角等地發出廣播驅散人群。不過,仍然有大批的市民身穿黑衣,舉起燭光,亮起手機燈,遊走港九新界的大街小巷。

 

港版國安法下的首個6月4日,受到國際的廣泛關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亦於當晚在使館或辦事處的窗邊亮起電子蠟燭悼念。警方消息指,截至晚上10點,至少有6人被捕,指控涉嫌「煽動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另有12人被控違反「限聚令」。#

 

 

2;首宗違國安法案  唐英傑被增加「危險駕駛致身體受嚴重傷害」罪

香港首宗被控違反國安法案的被告、23歲青年唐英傑,於2020年7月1日駕駛插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的電單車撞向3名警員,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及恐怖活動罪。高等法院6月7日再提訊,控方申請加控一項「危險駕駛致身體受嚴重傷害」罪,做為交替控罪,獲得高院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批准。

 

香港首宗國安法案件將於 6 月 23 日開審,不設陪審團。控方律政司在今天開審前,提出加控被告唐英傑一項危險駕駛致身體受嚴重傷害罪,作為恐怖活動罪的交替控罪,又指,兩項控罪的事實基礎一樣,沒有涉及新的證供。

 

高院法庭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包括杜麗冰、彭寶琴及陳嘉信聽完雙方陳詞後,認為法庭有權處理交替控罪,辯方亦提到相關指控對被告而言,並非全新控罪。決定批准律政司作出有關控罪申請。#

 

 

6月7日下午港聞

 

3;李旺陽「被自殺」九周年  香港職工盟舉辦悼念

4;港現首宗英變種病毒  專家:源頭或屬走漏個案  恐爆第5波疫情

 

3;李旺陽「被自殺」九周年  香港職工盟舉辦悼念

6月6日是中國維權人士、「六四鐵漢」李旺陽逝世9周年,香港最大工會組織——職工盟在旺角設街站舉辦悼念活動。職工盟指,堅信李旺陽是「被自殺」,強調當前香港的局勢愈危險,愈應該要對不公義發聲。

 

職工盟周日在旺角朗豪坊設街站,向市民派發李旺陽生平的單張,並邀請市民簽署弔唁冊,弔唁冊會在當晚火化,以紀念李旺陽為六四和民主運動的付出。街站成員默哀1分鐘後,有市民獻上白花放於街站,亦有人帶同年幼子女前來悼念。

 

職工盟執委吳惠靈表示,李旺陽生前曾發表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不相信他當年死於自殺。她說:「大家都說毋忘六四,當然更加要毋忘六月六,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警惕如何面對一個專制的政權政黨,希望大家都記住李旺陽先生。」

 

被問到設街站悼念的風險,吳惠靈坦言危險性不但有,而且會越來越高。她說:「之前沒想過在香港地方,不可以紀念六四或六四有關的事實、事件」,但近年政治環境『都幾恐怖吓』,好急速地箝制港人發表對事件看法的渠道。」但她強調,不會因此而停止悼念活動。#

 

 

4;港現首宗英變種病毒  專家:源頭或屬走漏個案  恐爆第5波疫情

 

香港一名17 歲女學生於前日被確診感染N501Y英國變種病毒,6月7日少女20 歲的姊姊及母親,亦被列為初步確診。不過,據衞生署表示,檢測顯示少女的病毒基因排序,與香港早前錄得的英國變種病毒,及深圳近期確診個案發現病毒株並不吻合。香港有專家相信,感染源頭屬走漏個案,認為香港可能將爆發第五波疫情。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7日)出席電台節目,他表示,近兩個月來都有旅客從高風險地區抵港,雖然政府已經加強檢測,但5月底仍發現有走漏個案,他相信今次屬另一次「走漏」。

 

同台出席的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恆表示,確診的17歲少女帶病毒基因排序結果,比較早前確診的變種病毒個案有10多個基因突變,基本肯定不屬於早前確診患者直接傳播。

 

此前,蕭傑恆教授曾指出,少女的病毒量高,較早前低傳染性患者高千倍,傳染風險大。應儘快找出確診少女的感染源頭並進行堵截。雖然衛生署已經向確診少女家庭曾到訪的地方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但他認為今次較上次具針對性的外傭群組而言,難度較大。

 

蕭傑恆還表示,除了要留意確診少女家庭的密切接觸者外,還要觀察是否有其他本地個案,如果發現有多條傳播鏈,則反映病毒已在社區擴散。兩位專家都認為,香港有機會爆發第5波疫情。另外,對於廣東目前出現疫情爆發,他們分別建議當局應該審視「回港易」計劃的安排,以及廣東、澳門和香港三地成立線上工作小組,定期交流疫情。#◇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支持我們:info@visionvnm.com

……………………………

網站:www.visionmedia.news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

970×90

Related posts

9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