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之間有什麼區別?看完就懂了!
【看新媒體2021年08月訊】(香港記者一力綜合報導)在大學裏教書,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很少,大部分都是非師範院校畢業。我們來看看網友提供的資訊。
網友一:
在大學裏教書,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很少,大部分都是非師範院校畢業。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後,可以向學院申請認定助教資格,當時的認定是在本校完成,主要是試講,三個校外專家評議。完成後,獲得助教資格。
如果是本科學歷,助教需要工作五年,才可以申請講師資格。如果是研究生學歷,助教需工作三年,才可以申請評講師。博士嘛,在我們單位還沒有博士,所以不大清楚,可能是工作一年後就是講師了吧。所以,講師比助教的職稱高。另外,從工作能力上來講,講師可以獨立開課,而助教還在學習階段。
副教授比講師職稱又高了一層。雖然不能說副教授一定比講師上課好,但一定可以說副教授的科研能力、學術能力比講師強。想評副教授,沒有拿的出手的成績,是不行的。
網友二:
1.在大學中,一般新入職的本科生一年後可評審助教(現在本科學歷基本進不了大學當教師)。
2.取得助教5年左右可評審講師(過去碩士畢業可直接評講師),要求發表學術論文。
3.講師之後約5年可申評副教授(過去博士可直接評),需要發表至少2篇核心期刊論文及其他課題(各省各大學評審條件不同)。
4.教授是取得副教授資格再約5年可評,學術要求更高。
網友三:
要講清這三者的區別應該弄清學銜、學位、職稱這幾個詞語的區別,學銜是針對科研機構設置的一種學術職稱,比如社科院裏的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等;學位是針對高等院校在校畢業大學生設置的一種學歷資質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等;而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則是高等院校教師的一種職稱。它們的區別這就是級別的差異,教授級別最高,副教授和講師基本應該是一個級別。
網友四:
在從業資質和學術水平上副教授依次高於助理教授高於講師,且在學術研究上教授和助理教授的針對性更強,而講師只是一種職業資格,在傳經授道上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教授協同助理教授他們在學術上具備較強的創造力,會突破舊有和創新學術觀點,而講師不過是將已有的成果通過自己較好的理解複製給他人而已。
網友五:
大學的老師的職稱,副教授是大學的老師的職稱,但副教授肯定有編制的,助理教授只負責備課,講師只負責講課,但助理教授,講師不一定有編制的。從應聘條件看講師以前要有研究生學歷,現在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要有美國留學博士。
剛工作第一年稱見習期,定級為助教(中學也一樣)第二年轉正定級,碩士定級講師,博士定級副教授,如果在中學,專科轉正定級為中教三級,本科定級為中教二級,碩士定級為中教一級,博士定級為副高。
網友六:
新教師在未受聘為講師以前先從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學輔助工作,以熟悉大學的基本教學條件和教學的組織。就是助教。
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就是講師。
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
負責編輯:卿韻
看新媒體創作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訂閱【看新媒體】Youtube 打開小鈴鐺
【聯絡我們】info@visionvnm.com
……………………………
【官網】https://www.visionmedia.news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media.news
【Twitter推特】https://twitter.com/VisionVNM
【Youtube】https://youtube.com/channel/UCllXFV199SNghEWFgc0y_Jg